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法律责任如何追究
更新时间:2023-10-31 09: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法律责任的追究方式是行对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行为人因逃逸致人死亡,会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一、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法律责任如何追究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法律责任的追究方式是:
1.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赔偿纠纷怎么起诉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开庭审理;
6.法院做出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三、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赔偿金怎么算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赔偿金的计算公式是受害者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乘以相应的赔偿年限。如果受害者去世之前一直都在农村生活的话,那死亡赔偿金的计算基数就按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计算。只有60周岁以下的人能一次性领取20年的4倍赔偿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对判定结果不满意
**法律分析**:
1.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与是否尸检没有关系。
2. 交通肇事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其唯一判定标准是该罪的犯罪构成。
3.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法律后果**:
1.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a) 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b)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c) 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d) 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上述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上述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3. 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使用暴力或者抢控驾驶操纵装置,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危及公共安全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前款规定的驾驶人员在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擅离职守,与他人互殴或者殴打他人,危及公共安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上述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律认定标准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处理需谨慎。首先应立即停车报警,配合调查;其次,如有逃逸行为,应尽快自首;最后,积极与受害人家属协商赔偿,以减轻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