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罪与过失杀人罪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3-10-30 22: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杀人罪的区别主要在主观方面和量刑幅度。前者为故意心态,而后者为过失心态。需要注意的是,追诉时效与法定最高刑有关,因此故意杀人罪的追诉时效是20年。
一、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杀人罪的区别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杀人罪的区别为:

  1.故意杀人罪是对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过失致人死亡罪对结果发生持否定的态度;

  2.量刑上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

故意杀人罪的追诉时效

  找法网提醒您,故意杀人罪的追诉期限是二十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杀人罪

三、

故意杀人罪能缓刑吗

  故意杀人罪不能宣告缓刑。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如何精确界定故意杀人与过失杀人之区别
故意杀人与过失杀人区别在主观意图。故意杀人需明知且希望或放任死亡结果,而过失杀人则是因疏忽或过于自信能避免。处理方式包括追究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具体需根据案件情况选择。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杀人罪的区别
故意杀人和过失杀人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的主观方面。故意杀人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他人死亡,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而过失杀人则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但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 在法律上,故意杀人的刑罚较为严厉,可能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情况下也可能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过失杀人的法律后果则相对较轻。 此外,根据法律规定,任何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政权,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财产和人身权利的行为,只要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都被视为犯罪。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情节显著轻微且危害不大,则不被视为犯罪。
你好,我想问一下故意杀人罪与过失杀人罪的区别
故意杀人罪和过失杀人罪的区别: 1. 故意杀人罪是指对死亡的结果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而过失致人死亡罪则是对结果发生持否定的态度。 2. 在量刑上,故意杀人罪的刑罚更为严厉,可能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而过失致人死亡的刑罚则相对较轻,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准予离婚和不准予离婚的法定界限是;感情确已破裂,无论是原告还是被告,都是应当遵循的原则
你好,想咨询什么法律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决
水印相机扣款38,可以平台沟通
您好,具体了解下你的情况
你好,需要联系工商管理部门进行咨询
您好,您这个问题我可以解答
您好,警察是不会管的,这个属于生活的琐事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