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裁决后不履行该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3-09-13 04: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行政裁决后不履行的处理办法是由案件当事人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处理,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二年。行政裁决行为是由行政机关或是法定授权组织机构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一、
行政裁决后不履行该怎么办
当事人必须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如果不自觉履行,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和法定程序,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特定民事、经济纠纷进行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裁决又称为行政司法。
行政裁决的主体具有法定性。行政机关只有获得法律授权,才能对授权范围内的民事纠纷案件进行审查并裁决,没有法律授权,行政机关不能自行决定和裁决某些民事纠纷案件。
二、
行政裁决是什么行为
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例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可以提起诉讼,由法院裁决。

三、
行政裁决的原则是怎样的
1.合法原则。行政机关自受理到作出裁决的全过程都应当依法进行,没有当事人的申请,行政机关不得启动裁决程序。
2.公平原则。行政机关应当客观全面地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公开裁决程序,在程序上为双方当事人提供平等机会。
3.回避原则。行政裁决人员与被裁决的民事纠纷或者与当事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应当回避。
4.便民原则。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及时作出裁决,对简单的裁决事项,可以适用简易程序,提高裁决效率。
找法网提醒您,行政许可的实施与结果应该向社会公开,但也有特殊情况,若该行政许可中涉及到国家利率,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时,可以不予公开。涉及到公共利益的行政许可,行政机关需要召开听证会并及时向社会做公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行政裁决后不履行怎么办
行政裁定书一方不履行判决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由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九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由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
当事人不履行行政决定如何处理
当事人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又不提起行政诉讼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进行强制执行,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进行强制执行。<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十二条<br/>
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br/>
(一)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br/>
(二)划拨存款、汇款;<br/>
(三)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br/>
(四)排除妨碍、恢复原状;<br/>
(五)代履行;<br/>
(六)其他强制执行方式。
行政处罚不履行怎么办
当事人不履行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措施: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对其加处罚款;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依法处理;或者依法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等。<br/>
法律依据:<br/>
2021年7月15日生效的《行政处罚法》第六十六条<br/>
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的期限内,予以履行。
<br/>
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经当事人申请和行政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者分期缴纳。<br/>
第七十二条<br/>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br/>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加处罚款的数额不得超出罚款的数额;<br/>
(二)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依法处理或者将冻结的存款、汇款划拨抵缴罚款;<br/>
(三)根据法律规定,采取其他行政强制执行方式;<br/>
(四)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br/>
行政机关批准延期、分期缴纳罚款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自暂缓或者分期缴纳罚款期限结束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