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纠纷中需要哪些证据

更新时间:2023-10-25 07: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继承纠纷中需要的证据包括被继承人死亡证明书,被继承人生前婚姻状况,生育和抚育子女的证明材料等。起诉遗产继承纠纷流程是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起诉状等。
一、

继承纠纷中需要哪些证据

  继承遗产纠纷案件的证据如下:

  1.提供公安机关或所在单位出具的被继承人死亡证明书。

  2.被继承人生前户籍地、居住地、死亡地和主要遗产所在地的详细地址。

  3.被继承人遗产的种类、数量、金额、遗产由谁占有、使用、收益、保管的证明材料,如遗产清单、产权证书、发货票、证人证言等。

  4.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中或在其他形式共有财产中(如合伙财产等)的,应提供其他共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遗产在共有财产中的证据,如房屋产权证书、合伙协议等。合伙企业是否清算或营业,审计证明等。

  5.被继承人生前婚姻状况,生育和抚育子女的证明材料,被继承人的直系血亲、法律拟制血亲或与之有密切关系的旁系亲属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址等证明材料,以及他们对被继承人所尽义务的证明材料。

  6.被继承人的妻子怀孕,应提供已怀孕的证据。

二、

起诉遗产继承纠纷流程

  起诉遗产继承纠纷流程如下:

  1.原告依法起草起诉状,确认管辖权;

  2.向管辖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以及相关证据;

  3.人民法院依法受理案件;

  4.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案件;

  5.裁判;

  6.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继承纠纷

三、

起诉遗产继承纠纷是否有期限

  起诉遗产继承纠纷是有期限的。找法网提醒您,且具体期限一般是三个月或六个与。即若法院依法采取简易程序审理离婚案件的,则应在三个月内予以裁判,若人民法院采取普通程序审理的,则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遗产继承纠纷需要搜集些什么样的证据
遗产继承纠纷需要收集的证据包括:可以证明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可以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以及可以证明被继承人财产范围的证据等。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条 国家保护自然人的继承权。
继承房屋,原告要提交什么证据
继承房屋纠纷,要提交证明当事人(原被告及第三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要证明当事人是合法继承人等。
遗产继承纠纷起诉需要哪些证据
遗产继承纠纷案件应具备的证据是:具备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包括结婚证、户口本、身份证或公安机关、村委会、居委会等有关部门出具的证明等;存在继承法律关系的证据。被继承人、被继承人死亡证明书。 关于遗产的证据。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br/> 证据包括:<br/> (一)当事人的陈述;<br/> (二)书证;<br/> (三)物证;<br/> (四)视听资料;<br/> (五)电子数据;<br/> (六)证人证言;<br/> (七)鉴定意见;<br/> (八)勘验笔录。 <br/>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