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夫妻共同债务是否需要公证
更新时间:2024-06-26 09: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本文解答了离婚后夫妻共同债务是否需要办理公证的疑问,以及共同债务的处理方法等相关知识。离婚后夫妻共同债务需要承担,而离婚协议书并非一定要公证。
一、
离婚后夫妻共同债务不需要公证
离婚协议夫妻债务不需要进行公证,只要双方自愿在离婚协议书中对债务作出约定,该约定即具有法律效力,不需要公证。
二、
共同债务处理原则
离婚后夫妻共同的债务需要承担。
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或其中一方为夫妻共同生活对第三人所负的债务。
这些债务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用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偿还。如果夫妻共同财产不足以偿还债务,应以夫妻个人财产偿还。
夫妻共同债务包括:
1.婚前借款购置的财产已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的债务;
2.夫妻为家庭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3.夫妻共同从事生产;
4.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
5.此外,夫妻一方或双方治病、赡养负有赡养义务的老人、支付正当必要的社会交往费用等所负的债务,也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如果您还有疑问,欢迎在找法网上留言咨询。祝您一切顺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夫妻在离婚过程中是否需要进行财产公证
离婚时,财产处理可以通过协商或诉讼的方式进行。协商需要双方就财产分割达成一致,并签订书面协议。如果选择诉讼,则是由一方向法院提起,法院会依据《民法典》的规定,遵循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
夫妻共同债务的协议是否可以进行公证
夫妻债务协议书不一定要公证,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公证。公证是对协议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证明的活动,但依法订立的协议即使未公证也具备法律效力。公证的申请可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提出,涉及不动产的公证则需向不动产所在地提出。此外,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可委托他人办理公证,但某些情况如遗嘱、生存、收养关系等需本人办理。申请公证时,当事人需如实说明情况并提供真实、合法、充分的证明材料,若材料不足,公证机构可要求补充。
夫妻共同贷款债务,离婚了去公证处公证属于男方一个人的债务法律
一、夫妻债务可以去公证处公证的。只要约定的内容不违反法律禁止性的规定和公序良俗,并且确属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就应当承认约定的效力。
二、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