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致害赔偿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10-15 17: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劳务致害赔偿的计算方法是根据造成的相应损失部分计算赔偿,比如造成工资收入损失的,则将应得工资补发后加付工资收入的25%作为赔偿。工伤和劳务损害赔偿的区别在于二者的责任主体、主体之间关系、责任性质以及归责原则的不同。
一、

劳务致害赔偿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赔偿金计算的如下:

  1.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

  2.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3.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4.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5.劳动合同约定的其它赔偿费用,其数额及支付方式按当事人的约定履行。

二、

工伤与劳务损害赔偿区别是什么

  工伤与劳务损害赔偿区别是:

  1.责任主体不同。工伤赔偿的主体是限定性的。我国劳动法第二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是指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劳务损害赔偿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企业,也可以个体经济组织。

  2.主体之间关系不同。工伤保险的权利人和义务人之间必须有劳动关系,非劳动关系,不构成工伤。而一般人身损害赔偿不受劳动关系限制。

  3.责任性质不同。工伤保险本质是劳动合同关系,主要是劳动保险法上的义务,而一般雇佣劳务赔偿是侵权责任无因管理形成的人身损害赔偿为例外),是民法上的义务。

  4.归责原则不同。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责任,而劳务损害赔偿实行过错责任。如是一般侵权,还必须具有损害四要件。

劳务致害赔偿

三、

劳务纠纷需要先仲裁吗

  是的,仲裁和诉讼都是劳动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但是劳动纠纷一般是先进行仲裁,诉讼作为对仲裁结果不服的救济手段。

  找法网提醒您,用人单位或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则可以依法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双方还可以采用协商和解或者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等方式来解决纠纷。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25901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经济赔偿金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劳动经济赔偿金一般是按照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时间长短来计算的,标准为每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的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算一年,不满六个月的,赔半个月工资。法律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致害人死亡,家属有无赔偿受害义务
你好,其家属没有赔偿义务,但是其遗产可以用来赔偿。
提供劳务者致害责任纠纷
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家人被吓坏,致害人应否赔偿?
如果存在因果关系,应当赔偿,电话联系我。
解除劳务合同协议书
解除劳务合同协议书
劳务派遣知识
劳务协议一般签多久
劳务协议一般签多久
劳务派遣知识
人员死亡后,单位能否办理社保补缴?
你好!用人单位未给员工缴纳社保的,员工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给予经济补偿,并可要求补缴未缴纳的社保。用人单位拒不补缴的,可向劳动部门举报或是提起劳动仲裁
劳务合同怎么解除
劳务合同怎么解除
劳务派遣知识
如果和我一起工作的人在早上上班的路上死于车祸,我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发生交通事故后,都需要打电话报交警处理,因为只有交警才能划分责任。(简单或者争议不大的事故双方可以协商处理)。交警介入以后,需要对事故的发生进行检查、勘察、鉴定
被网友诈骗280元
除了联系客服,可以尝试向平台投诉该网友的欺诈行为,平台可能会采取相应措施。同时,也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虽然金额较小,但警方仍会记录并调查。但需注意,追回资金
我的车被儿子开出去后被和他有纠纷的占着我不能开走怎么报警
报警是常见处理方式,可通过亲自报案、拨打110或网络报案。选择时需考虑情况紧急性,如情况紧急建议直接拨打110,如想了解更详细进展可选择亲自报案。
我五十岁了公司说我年龄大让我离职能领失业金吗
若公司因年龄大解雇你,需判断解雇是否合法。若违法,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恢复工作或支付赔偿金。同时,应确认失业保险缴纳情况,确保满足领取条件。办理失业登记后,提交
我们根本不知道要付多少水钱,而且最后在我家马桶上找出微漏水的原因,你说这个责任应该谁承?
责任判定需双方协商或诉诸法律。操作建议:1.与供水单位沟通,确认欠款原因及金额;2.收集相关证据,证明自身无过错或减轻责任;3.如协商不成,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