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死刑的故意杀人罪案情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10-24 20: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判决死刑的故意杀人罪案情包括劫掠财物而图财害命杀人、为毁灭罪证杀人和因歼情杀人等,一旦被认定是故意杀人罪,那么可能就需要面临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等刑事处罚了。
一、
判决死刑的故意杀人罪案情有哪些
判决死刑的故意杀人罪案情包括:
1.长期横行霸道、作恶乡里的,如村霸、路霸杀人等;
2.为逃避履行义务,故意杀死权利人的;
3.犯罪集团或团伙杀人案中的主犯,如近年来的涉黑涉恶案件中的首要分子或主犯,判处死刑的几率极大;
4.出于狭隘心理,为泄愤、嫉妒、报复他人,消除对手而杀人的;
5.栽赃、嫁祸于他人而杀人的;
6.为毁灭罪证杀人的;
7.劫掠财物,图财害命杀人的;
8.因歼情杀人的;
9.采用特别残忍手段杀人的,如不顾被害人哀求呼救连续打杀、溺水、沉井等;
10.残忍折磨被害人,以增加被害人痛苦杀人的;
11.故意杀人后焚尸、肢解尸体,或以其他方法将尸体销毁的;
12.杀死多人的,此处多人,指2人及以上;
13.因被害人的死亡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二、
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找法网提醒您,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是: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法院根据犯罪手段、危害结果、主观故意、认错态度等因素综合考量具体量刑。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
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哪些
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中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体。
《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故意杀人罪的行为主体包括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故意杀人处死刑的情况有哪一些
故意杀人应当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情形有:
1、为逃避履行义务,故意杀死权利人的;
2、长期横行霸道、作恶乡里的,如村霸、路霸杀人等;
3、出于狭隘心理,为泄愤、嫉妒、报复他人,消除对手而杀人的;
4、犯罪集团或团伙杀人案中的主犯;
5、栽赃、嫁祸于他人而杀人的。法律依据:《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属于,故意杀人罪属于行为犯罪么
故意杀人罪不属于行为犯罪,故意杀人罪属于结果犯。
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以故意杀人罪为例,行为人对被害人着手实施杀害行为后,只有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才能构成犯罪既遂,如果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只能成立犯罪未遂。
间接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杀人罪怎么量刑
你好,需要看你的具体是死刑行为?是主犯吗?是初犯吗?一般由于间接故意属于故意杀人的一种情形,故量刑应按照故意杀人罪进行: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具体细节可与我交流,我会指导你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