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犯罪分子不能被假释

更新时间:2023-10-24 15: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犯罪分子不能被假释的包括累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假释的考验期需要遵守的规定包括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等。
一、

哪些犯罪分子不能被假释

  以下情形,不可以假释:

  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有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

二、

假释的考验期以及遵守的规定

  假释的考验期限为: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假释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不能被假释

三、

假释后犯罪会成立累犯吗

  找法网提醒您,假释后又犯罪不构成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才是累犯。

  法律依据:《刑法》第六十五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什么样的犯罪分子不能申请假释
犯人自身是不可以申请假释的,假释需要监狱机关进行申请。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哪些犯罪分子不能够申请假释
法律分析:罪犯申请假释需要符合的条件有: 1、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 3、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六条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 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哪些罪犯可以假释,哪些罪犯不能适用假释
【法律分析】:适用假释必须遵守下列条件:(一) 法定的对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假释。(二)法定的实质条件。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至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或者关键条件。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律师解答动态
帮我放回去,请录完口红吧。这是什么情况,你是担心什么又?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身份验证时照片不清晰无法验证人脸,可先重新拍摄清晰照片,拍摄时注意光线充足、面部无遮挡。要是重新拍摄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2分钟前
建议立即报警并就医,固定证据,追究对方故意伤害及恐吓的法律责任。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这属于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害事件。你要尽快收集证据,像现场视频、受伤照片、损坏手机等。然后去附近地方反映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0分钟前
导员强制换宿舍安排和抑郁症患者同住,若因此给学生造成困扰是不合理的。有问题时可先和导员沟通,说明自己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