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违约条款能否有效
更新时间:2024-01-18 13: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无效违约条款是有效的。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订立的;恶意串通订立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等。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包括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
一、
合同无效违约条款能否有效
合同无效,违约条款继续有效。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有三种条款是有效的:
1.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
2.因合同无效返还由该合同取得的财产;
3.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五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二、
无效合同具体有哪些表现形式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找法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三、
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如下:
1.返还财产,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依据该合同所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
2.赔偿损失,合同被确认无效后,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经济损失;
3.追缴财产,对于违反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无效合同,如果当事人双方都是故意的,就应当将双方已经取得或者约定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合同无效的违约责任条款是否有效
合同无效的原因及有效合同的条件
合同无效的原因主要包括:
1.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而合同有效的条件则是:
1. 订立合同时,当事人双方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双方在订立合同时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
3. 合同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当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合同无效违约条款是否有效?
合同无效违约条款有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这意味着,即使合同本身无效,其中的违约条款仍然可能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无效,违约条款能够否有效
合同无效时,违约条款若涉及解决争议或合同无效的情境,行为人依据该合同获得的财产应予以返还。若无法返还或没有必要返还,则应按财产的价值进行补偿。若各方均有过错,各自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若仅一方有过错,过错方应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确定不发生效力,行为人因该行取得财产同样应返还,无法返还或不必返还时,应按价值补偿。对于过错方的责任,与合同无效的情况相同。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