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和逮捕的区别在哪里
更新时间:2023-10-22 02: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刑事拘留和逮捕的区别在执行条件不同,决定机关不同,羁押期限不同,刑事拘留执行对象为现行犯。刑事拘留后转逮捕不一定判刑,情节轻微不认为是犯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一、
刑事拘留和逮捕的区别在哪里
刑事拘留和逮捕的区别在:
1.刑事拘留的条件为:对象是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有法定的某种紧急情形。逮捕的条件为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的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
2.刑事拘留的决定机关是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逮捕的决定机关是检察院和法院。
3.刑事拘留最长只能羁押三十七天,而逮捕后的羁押期最长可以达到三个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规定,逮捕的条件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二、
刑事拘留后转逮捕是不是就该判刑了
刑事拘留后转逮捕不一定会判刑,因为中间还有一个审查起诉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可能会出现法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酌定不起诉的三种结果。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第九十四条规定,在发现不应当逮捕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三、
刑事拘留期满后一般哪个时候放人
刑事拘留期满后一般第二天放人。刑事拘留从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开始计算,最长期限为37天,一般情况下,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1日至4日,检察院应该在7日内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对于流窜作案,是指跨市、县范围连续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县继续作案;多次作案,3次以上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起审查批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检察院应该在7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拘留和逮捕的区别有哪些.
拘留与逮捕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拘留一般由公安机关决定和执行,适用于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羁押期限较短;而逮捕则需要检察院批准,适用于有足够证据证明个人犯罪的情况,羁押期限相对较长。选择拘留或逮捕时,需综合考虑案件紧急情况、证据充分程度以及社会危害性的评估。
刑事拘留与逮捕有何基本区别
刑事拘留与逮捕不同。拘留是刑事案件初期,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强制措施,时间较短;逮捕则是在证据充分、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时采取,羁押时间更长。处理方式需根据案情、证据及社会危险性等因素选择。
逮捕与刑事拘留区别是什么
刑事拘留与逮捕的主要区别有以下两点:
1. 决定机关不同:刑事拘留的决定机关是公安部门和人民检察院,而逮捕的决定机关主要是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2. 关押时间期限不同:刑事拘留最长只能关押三十七天,而逮捕之后的关押时间最长可以达到三个月。
3. 适用条件不同:刑事拘留主要适用于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或被告人,且必须有法定的某种紧急情形;而逮捕则要求有确凿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具体的犯罪事实,且人民法院根据刑事诉讼法能够判处犯罪嫌疑人徒刑以上的刑罚,同时需要防止可能会发生的社会危险性。
此外,公安机关在拘留人时,必须出示拘留证,并在二十四小时内将被拘留人送至看守所。对于需要逮捕的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在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决定。如果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立即释放被拘留人,并通知人民检察院执行情况。对于需要继续侦查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嫌疑人,可依法进行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