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哪些情况下不赡养父母
更新时间:2023-10-16 12: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残疾人不赡养父母的情况是没有无经济收入的、丧失劳动力的、不可以独立生活的、父母对子女有严重犯罪行为的等,一般父母需年满六十周岁子女才有赡养的义务。
一、
残疾人哪些情况下不赡养父母
残疾人如果没有劳动能力、没有收入来源的,是可以不负赡养责任的,如果有劳动能力,有一定收入的,可以减轻赡养责任。 残疾人遇有下列情形的,子女可免除赡养义务:
1.未婚或离异的成年子女无经济收入、丧失劳动力或不能独立生活的;
2.已婚的成年子女本身无经济收入,其家庭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的;
3.父母对子女有严重犯罪行为。 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扶养能力的,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供养或者救助。
二、
父母几岁子女才有赡养的义务
一般情况下,父母需年满60周岁子女才有赡养的义务。具体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我国是一个具有传统美德的国家,历来以抚养子女赡养老人互相帮助等为美德,其中赡养,是指子女对父母的供养,在物质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

三、
赡养老人的义务包括哪些
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对于缺乏劳动能力的父母或者没有经济来源的,可以资金支持;对于患病的父母,提供医疗费用,给予护理照料;需要给予一定的时间陪伴。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有哪些情况可以不赡养后爸
1.不可以不赡养父亲。子女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父母未尽抚养责任,子女成年后不可以拒绝赡养父亲,因为抚养义务和赡养义务不是对等的。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利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的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哪些情况下不用承担赡养费?
不用承担赡养费的情况:
1、父母对子女有严重犯罪行为,比如强奸女儿的,依法丧失要求子女赡养的权利,子女可以不用承担赡养费。
2、无经济收入、丧失劳动力或不能独立生活的未婚或离异成年子女不用承担赡养费。
3、本身无经济收入,其家庭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的已婚的成年子女不用承担赡养费。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