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依据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8-21 10: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依据是根据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确定,由政府确定的单位组织测定面积的,以测定面积为准。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范围是市区和郊区。
一、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依据是什么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依据是以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
1.凡有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单位组织测定土地面积的,以测定的面积为准;
2.尚未组织测量,但纳税人持有政府部门核发的土地使用证书的,以证书确认的土地面积为准。
3.尚未核发出土地使用证书的,应由纳税人申报土地面积,据以纳税,待核发土地使用证以后再作调整。
二、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范围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收范围:
城镇土地使用税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征收。城市,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市。城市的征税范围为市区和郊区。县城,是指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县城的征税范围为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镇。建制镇,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建制镇。建制镇的征税范围为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工矿区,是指工商业比较发达、人口比较集中,符合国务院规定的建制镇标准,但尚未设立建制镇的大中型工矿企业所在地。找法网提醒您,开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工矿区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的具体征税范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三、
土地使用税属于从量税么
土地使用税是从量税。
从量税是指以征税对象的重量、件数、容量、面积等为计税依据,按照固定税额标准计征的税收,又称从量计征。如我国现行税制中的资源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船舶吨税等税种,都属于从量税。因此,土地使用税是从量计征。它是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采用定额税率,从量计征,每年只征收一次。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城镇土地使用税计算公式是什么
城镇土地使用税计算需确定应税面积和税额。具体操作为:1.确定应税土地的实际占用面积;2.根据所在城市规模,查找对应的每平方米年税额;3.将两者相乘得出应纳税额。
城镇土地使用税计算公式是什么,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分析:
计算公式为:应纳城镇土地使用税额=应税土地的实际占用面积×适用单位税额。城镇土地使用税采用定额税率,即采用有幅度的差别税额,按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建制镇、工矿区分别规定每平方米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
具体计算公式为:
1. 应纳城镇土地使用税额=应税土地的实际占用面积×适用单位税额
2. 城镇土地使用税采用定额税率,即采用有幅度的差别税额
3. 按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建制镇、工矿区分别规定每平方米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
城镇土地使用税率的纳税依据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使用定额税率,也就是采用有幅度的差别税额,按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建制镇、工矿区分别规定每平方米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具体标准如下:
1. 大城市:1.5元到30元;
2. 中等城市:1.2元到24元;
3. 小城市:0.9元到18元;
4. 县城、建制镇、工矿区:0.6元到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