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事件是否属于不可抗力范畴
更新时间:2023-09-05 02: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判断事件属于不可抗力范畴的方式是事件具有不可预见性、不可避免性、不可克服性、履行期间性。因不可抗力违约可以免除义务,当事人在不可抗力发生前延迟履行义务的,不能免除责任。
一、
如何判断事件是否属于不可抗力范畴
如下判断事件是否属于不可抗力范畴:
1.不可预见性,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有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这个事件是否会发生是不可能预见到的;
2.不可避免性,即客观上并不能阻止这一意外情况的发生;
3.不可克服性,当事人对于意外发生的某一个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不能克服;
4.履行期间性,必须在合同的履行期间内发生的。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二、
因不可抗力违约可以免除义务吗
因不可抗力违约的是可以免除义务的。没有发生不可抗力就可以主张免除全部责任,只有真正受其影响而无法履行的部分才能免除责任。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但仍应承担违约责任。法律对遇不可抗力也不能免责有特别规定的,依照本规定不能免责。在客运合同中,承运人因不可抗力造成旅客人身伤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三、
不可抗力的后果有哪些
1.解除合同。当卖方执行合同的基础因不可抗力事件已不复存在时,在这种情形下,遇到事故故的一方是可以援引不可
抗力来免除执行合同义务的。如特定标的物的灭失或货源难以再获得。
2. 延期履行合同。不可抗力事件只是部分的或者暂时的阻碍了合同的履行,则发生事件的一方可以部分履行合同或者延迟履行合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不可抗力的定义是什么?
1. 不可抗力是不包括疾病的,它主要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则需依照其规定执行。
3.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时,应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4.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不可抗力的定义是什么?
1. 不可抗力是不包括疾病的,它主要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2.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则需依照其规定执行。
3. 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时,应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4. 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