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区别和有何不同
更新时间:2023-09-16 13: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区别是概念不同、法定义务不同、抗辩权享有不同、撤销权享有不同。发现债务人恶意逃债的处理是向法院起诉,利害关系人可申请财产保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
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区别和有何不同
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区别:
1.概念不同:债权人主要是指预付款者,有权请求他方为特定行为的权利主体;债务人通常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
2.法定义务不同:债务人有义务按约定的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债权人有义务接受债务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3.抗辩权享有不同:债务人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债权人不享有抗辩权。
4.撤销权享有不同:债权人享有撤销权,债务人不享有撤销权。
二、
发现债务人恶意逃债怎么处理
发现债务人恶意逃债处理方式是可以向法院起诉,起诉前发现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的,可以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四条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三、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担保人怎么办
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担保人的处理:
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之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债务人无力偿还的,担保人作为可以债权人的身份向法院起诉或申请财产保全,以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找法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九条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的,保证人应当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份额,承担保证责任;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任何一个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对于债权人债务人如何区分,法律怎样规定
债权人享债权,债务人负债务。具体处理:1.协商确定债权债务关系及还款计划;2.调解,通过第三方协助达成和解;3.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并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债务人和债权人怎样区分
债务人负债,债权人提供借款。具体区分依据合同及资金流向,债务人需按约还款,债权人则享有收款权。身份可能随交易变化而转换,需仔细甄别。
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区别是怎样的,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1. 债务人和债权人的概念及权利义务不同。具体来说,债权人是在合同中享有权利的人,有权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而债务人则是合同中需要履行债务的人,需按照约定履行相应的债务。
2.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这种权利是基于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而产生的,使得权利人能够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3.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都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侵犯这些权利。
4. 关于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都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登记;而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则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