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经常的家庭暴力是否属于虐待行为
更新时间:2023-10-08 11: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持续经常的家庭暴力属于虐待行为,对家庭成员实施肉体、精神上的摧残,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家暴起诉离婚一般需要三个月至六个月,具体时间根据法院适用的程序确定。
一、
持续经常的家庭暴力是否属于虐待行为
持续经常的家庭暴力属于虐待行为。经常以打骂、禁闭、捆绑、冻饿、有病不给治疗、强迫过度体力劳动等方式,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实施肉体上、精神上的摧残、折磨,是虐待,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
二、
家暴起诉离婚需要多久
家暴起诉离婚会要三到六个月长时间。但当事人达成调解的除外。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的,应当依法报上级批准,适用简易程序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找法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三、
家庭如何举证
1.涉及家庭暴力离婚案件,受害人应保留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受害妇女遭受暴力侵害后,及时、全面地收集、保存各种证据,包括:身上的伤痕、带血的衣物、被打掉的牙齿、揪掉的头发、撕破的衣服;施暴者的凶器如刀、针、铁棍、木棒、石头等。
3.平时注意保留书证、物证,如验伤病历记录、警察笔录、被破坏的衣物、对方使用的凶器等。
4.受害人在遭遇家庭暴力后向妇联组织、人民调解组织、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公安机关或其他组织求助或报警,相关的证明或书面记录可作为证据使用;施暴人因施暴而做出的口头、书面悔过或保证也可以用作证据。
5.家庭暴力的特殊性,使得一些证人不愿意出庭作证,这种情况下,为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可向法院申请调查相关证人的证言。
6.未成年家庭成员也可作证,只是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作证可能会给未成年人带来的伤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定期家庭暴力是否可以认定为虐待,法律规定是什么
经常性的家暴可以认定为虐待。虐待行为情节恶劣的,构成犯罪。
所谓“情节恶劣”,指虐待动机卑鄙、手段残酷、持续时间较长、屡教不改的、被害人是年幼、年老、病残者、孕妇、产妇等。
对于一般家庭纠纷的打骂或者曾有虐待行为,但情节轻微,后果不严重,不构成虐待罪。
有的父母教育子女方法简单、粗暴,有时甚至打骂、体罚,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应当批评教育。只要不是有意对被害人在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和折磨,不应以虐待罪论处。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一条,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
可以认定为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条、第一千零七十九条、第一千零九十一条所称的“虐待”。
家庭暴力致死是否构成虐待罪
法律分析:家庭暴力致死的,构成的不是虐待罪,是故意杀人罪或者是故意伤害罪。虐待罪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条 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持续性经常性家暴是否构成虐待
持续性、经常性家暴是虐待,受害方可以报警要求公诉,也可以自诉。但是起诉的时候需要收集相关的证据,医院的治疗证明,家里的监控记录和邻居的证人证言都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条<br/>
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br/>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br/>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五条<br/>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br/>
(一)虐待家庭成员,被虐待人要求处理的;<br/>
(二)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扶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