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约定是否合法有效
更新时间:2023-11-20 15: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口头约定只要没有违反法律规定就具有合法效力。口头协议起诉需要的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勘验笔录等。订立合同的形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两种。
一、
口头约定是否合法有效
口头合同具备法律效力,只要其内容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1.一方没有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双方不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3.双方不是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没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订立合同的主体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
5.意思表示真实,这个合同就成立并具有法律效力,受法律保护。
二、
口头协议需要什么证据才能起诉
口头协议,要起诉,取证是一个难点问题。一方面凭借平时积累的证据,另一方面就是遇事临时搜集。可以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的证据范围中自由选择。凡是能够证明事实存在的依据都可以成为证据。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口头协议证据范围包括一下内容:
1.当事人的陈述;
2.书证;
3.物证;
4.视听资料;
5.电子数据;
6.证人证言;
7.鉴定意见;
8.勘验笔录。

三、
口头协议可以转为书面协议吗
可以,如果二者一致,那么就都有效;如果不一致,以书面合同为准。
找法网提醒您,法律上订立合同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方式,口头方式。但有的时国家法律规定必须要采用书面的方式,比如建设工程合同、技术开发合同等等。书面合同是只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口头约定合同是否有效,法律如何规定
口头约定合同有效,只要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为有效。然而,由于口头约定的合同完全依赖于当事人之间的信赖关系,一旦一方否认合同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另一方将难以提供证据。
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行为人要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3. 不能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
此外,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其他形式。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明确表达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形成的,只要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也视为书面形式。
口头约定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双方口头约定的合同是否有效,取决于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条件。因此,只要口头约定的合同符合以下条件,即为有效:
(一)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 意思表示真实;
(三)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口头约定合同是否有效,法律如何规定
口头约定合同有效,口头约定只要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合同即为有效,但是口头约定的合同完全基于当事人双方的信赖关系,一旦一方否认合同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另一方则很难举证。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