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支付抚养费能否面临惩罚

更新时间:2023-07-10 06: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拒绝支付抚养费不一定会面临惩罚,若行为人无经济能力或生活困难导致无法支付抚养费的,不会受到处罚;若是有经济能力拒不支付或者判决生效后拒不履行判决的,会面临被司法拘留或者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一、

没钱支付抚养费是否会处罚

  抚养费的问题需要自己按照实际的经济情况进行合理的支付,如果只是暂时性的没有能力给予可以选择和对方进行协商后续补上,也可以向法院提交申请,尽量获得法院的允许。不会受到处罚。但是在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给付义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在强制执行过程中,拒不申请财产状况的、不执行法院判决的,会被司法拘留。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情节严重的,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二、

子女抚养费给到多少岁

  按照规定,抚养费给付期间,一般计算到子女18周岁为止。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特殊情况下,在父母有给付能力的情况下,对于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也应当负担必要的抚养费。

  找法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零八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严重侵犯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单位的申请,依法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或者撤销监护人资格。被撤销监护人资格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继续负担抚养费用。

拒绝支付抚养费

三、

子女抚养费强制执行申请需要什么材料

  子女抚养费强制执行申请需要下列材料:

  1.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2.执行申请书;

  3.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

  4.法律文书生效证明。

  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拒绝探视可以拒绝支付抚养费吗
拒绝探视不能拒绝支付抚养费。支付抚养费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义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br/>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br/>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如何拒绝一方支付抚养费,一方拒绝支付抚养费
如果拒绝支付抚养费的一般有这几种解决途径: (一)协议离婚的,对子女的抚养已达成协议的,如果现有一方拒绝支付子女抚养费,可以先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请求调解;如果对方执意拒绝支付抚养费的,可提起诉讼; (二)通过诉讼程序离婚的,可申请强制执行。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执行开始方式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 法院有权采取执行措施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男人出轨拒绝离婚,拒绝支付抚养费。
一般不抚养孩子的另一方拒付抚养费的,抚养孩子一方可以起诉主张抚养费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律师解答动态
向西藏住建及发改部门咨询更为准确
黄戈律师
黄戈律师
3分钟前
什么问题?医学专业性很强,可复印病历给我分析,本人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胥斐律师
胥斐律师
38分钟前
您好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沟通
杨泽昊律师
杨泽昊律师
46分钟前
我的孩子最近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与一个网络科技公司签署了合同,填的我的信息,现在因为一些原因,这个公
戴少华律师
戴少华律师
47分钟前
1.股权变更后的纳税问题:公司通过知识产权实缴注册资本后发生股权变更,纳税情况需根据股东类型及具体情
赵冠南律师
赵冠南律师
52分钟前
解决冲突前,请确保自己已经全面了解了相关事实与法律规定,这样才能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维护自身权益。需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