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案件中的孩子抚养权如何作出决定
更新时间:2023-07-09 07: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离婚案件中的孩子抚养权作出决定一般先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由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如果孩子不满两周岁可以由母亲直接抚养、孩子已满两周岁可以协商确定。
一、
离婚案件中的孩子抚养权如何作出决定
离婚案件中的孩子抚养权作出决定一般先由父母双方协议决定,如果协议不成时,再由法院根据下列情形判决决定: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原则上由女方抚养为主;
2.两周岁以上八周岁以下的,且父母协议不成的,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决决定;
3.若子女是八周岁以上的,父母或者法院在决定抚养权的归属时,要听取子女的个人意见。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
怎么争夺孩子抚养权
1.突出自己的优势,包括工资收入、教育程度等等;
2.突出自己及自己父母的基本条件;
3.证明孩子有长期与自己生活的习惯;
4.证明对方存在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
5.争取获得孩子的认可。

三、
离婚后抚养权和监护权的区别在哪
离婚后抚养权和监护权的区别在于:
1.监护权重于抚养权,监护权是法定权,抚养权是协商或裁判授权;
2.监护权从法理上区分,属于亲属法中的身份权;抚养权问题,一般多作为义务对待,但是它也是一种权利,而且是和人身密切相关的权利,它基于血亲而产生;
3.有监护权并不代表有抚养权,有抚养权一定有监护权;
4.直接抚养权可能会受父母离婚的影响,而监护权不受父母之间婚姻关系解除的影响;
5.权利是否能变更存在区别。即监护权不存在变更问题,变更的是抚养权。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只有在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时,才由其他人依序担任监护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孩子的离婚后的抚养权怎么判
离婚后关于抚养权的判决因孩子的年龄和具体情况而异。对于两岁以下的儿童,通常会判决给母亲抚养。对于两到八岁的孩子,父母应协商决定,如有争议,法院会介入裁决。对于八岁以上的孩子,法院会考虑孩子的意愿进行判决。在抚养权纠纷中,双方需要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抚养条件优越,法院将综合考虑双方条件、孩子的真实意愿等多种因素作出裁决。若有需要,可寻求律师的专业协助解决争议。
离婚案件关于孩子抚养权怎么判
在离婚案件中,关于孩子抚养权的判决有明确的考虑因素。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孩子,通常判决给母亲抚养;对于年龄介于两周岁至八周岁之间的孩子,则根据双方父母的具体条件进行判决;若孩子已满八周岁,将尊重其个人意愿。这些决策旨在确保孩子的权益得到最大化的保障。
离婚夫妻子女抚养权判决问题?
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包括提供必要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经济支持,以及给予子女关爱、教育和保护。这些义务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父母双方都应积极履行,确保子女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