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破坏罪的起诉标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7-05 07: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选举破坏罪的起诉标准是行为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妨碍选民、各级人大代表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导致选举的结果不真实的;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都可以达到破坏选举的起诉标准。
一、
选举破坏罪的起诉标准是什么
破坏选举罪立案标准如下:
1.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手段,妨害选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致使选举无法正常进行或者选举结果不真实的;
2.以暴力破坏选举场所或者选举设备,致使选举无法正常进行的;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产生不真实的选举结果或者强行宣布合法选举无效、非法选举有效等。
《刑法》第二百五十六条
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
破坏选举罪构成要件
找法网提醒您,破坏选举罪的构成要件有: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选举权利和国家的选举制度。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采用各种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行为。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三、
犯破坏选举罪可以缓刑吗
犯了破坏选举罪是可以缓刑的。因为缓刑是针对那些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暂缓执行刑法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只要能够在考验期内遵守一定的条件,原判刑罚就可以不再执行。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破坏选举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破坏选举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
(一)主体为一般主体;
(二)在主观上必须为故意;
(三)客体是公民的选举权利和国家的选举制度;
(四)在客观上表现为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采用各种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行为。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六条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什么标准下破坏选举罪才立案
破坏选举罪需要以下犯罪构成:<br/>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br/>
2、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br/>
3、犯罪客体是公民的选举权利和国家的选举制度;<br/>
4、客观方面表现为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的过程中,采用各种手段破坏选举或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行为。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六条<br/>
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达到什么标准破坏选举罪才能立案
达到下列标准破坏选举罪才能立案:<br/>
1、行为人以暴力等非法手段,妨害选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或破坏选举场所、设备,造成选举无法正常进行或选举结果不真实的;<br/>
2、行为人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影响选举结果的真实性的;<br/>
3、聚众扰乱选举秩序等造成选举工作无法进行的。<br/>
法律依据:<br/>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三
(七)<br/>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利用职权破坏选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br/>
1、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等手段,妨害选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致使选举无法正常进行或者选举结果不真实的;<br/>
2、以暴力破坏选举场所或者选举设备,致使选举无法正常进行的;<br/>
3、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产生不真实的选举结果或者强行宣布合法选举无效、非法选举有效的;<br/>
4、聚众冲击选举场所或者故意扰乱选举会场秩序,使选举工作无法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