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医疗差错
更新时间:2023-08-01 05: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鉴定医疗差错也是鉴定医疗过错,一般是由医疗事故当事人共同选择或是到法院指定鉴定机构处提出鉴定申请,并递交好相关证件资料后等待审查,审核无误后给出鉴定意见。
一、
如何鉴定医疗差错
法院基于当事人的请求,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由双方当事人共同选择或法院指定鉴定机构。
鉴定医疗过错的方法:
1.将病历、医疗实物、监控等等予以封存,并加盖医院印章;
2.可以共同委托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也可以起诉之后作医疗过错司法鉴定;
3.由司法鉴定机构给出鉴定结果。不服的话,可申请重新鉴定。
二、
医疗差错评定标准是什么
根据所造成的后果不同,将医疗差错全分为一般医疗差错和严重医疗差错。
1.一般差错,指未给病人造成任何后果的差错。
在一般医疗差错中指在诊疗过程中,因医务人员的过失,发生了一般性的错误,但责任者能实事求是地及时报告和处理,对患者未造成危害,无任何不良后果者。
区别严重医学差错和一般医疗差错的关键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造成一定影响的属严重医疗差错,未造成影响的属一般医疗差错。
2.严重差错,指医疗过失已给病人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后果的差错。
后果可表现为各种方式,如增加痛苦、延长治疗时间、扩大经济支出、遗留手术瘢痕、出现不适症状、产生轻度并发症或后遗症等。
在严重医疗差错中指在对患者的诊疗过程中,确因技术水平不高或技术设备不足,发生误诊,延误治疗时间,给患者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未酿碍不良后果者;或出现医疗方面的过失,但被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虽未造成后果,然而就医务人员的工作而言,也是一种严重差错。

三、
医疗过错的鉴定去哪做
找法网提醒您,负责医疗过错的鉴定的部门有: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如何确定医疗事故鉴定等级?
医疗事故等级鉴定标准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进行划分,一共分为四级。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专家鉴定组应当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判定医疗事故等级。
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条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了解如何进行医疗过错的鉴定
法律分析:医疗过错的认定过程是:
1、医疗过错鉴定的申请;
2、鉴定材料的质证;
3、鉴定机构的选择;
4、鉴定前的听证;
5、鉴定材料的补充;
6、鉴定结果的出具。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四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第四十八条 已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请求,可以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应当依据本条例的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经调解,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了解如何鉴定医疗过错
鉴定医疗过错的方法:
1、将病历、医疗实物、监控等等予以封存,并加盖医院印章;
2、可以共同委托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也可以起诉之后作医疗过错司法鉴定;
3、由司法鉴定机构给出鉴定结果。不服的话,可申请重新鉴定。法律依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
第三十六条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一)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二)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三)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四)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