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认定要注意哪些要素
更新时间:2023-09-30 08: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职务侵占认定要注意的要素包括行为人必须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必须具备侵占的行为;侵占的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承担。职务侵占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和其他单位的人员。
一、
职务侵占认定要注意哪些要素
1.必须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所谓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作。职权,是指本人职务、岗位范围内的权力。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务或岗位上的权限,但却利用了本人的职权或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或通过其他人员利用职务或地位上的便利条件。
2.必须有侵占的行为。本单位财物,是指单位依法占有的全部财产,包括本单位以自己名义拥有或虽不以自己名义拥有但为本单位占有的一切物权、无形财物权和债权。其具体形态可以是建筑物、设备、库存商品、现金、专利、商标等。
3.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如果仅有非法侵占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财物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则也不能构成本罪。
二、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4.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其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在本人的职权范围内,或者因执行职务而产生的主管、经手、管理单位财物的便利条件。

三、
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差异
1.侵占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限定为非国有的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找法网提醒您,在非国有的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除外,这些人员按贪污罪论处。
2.职务侵占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罪无此要求,因此对侵占罪的构成更为严格,有拒不归还或拒不交出的要求。
3.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对象是非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侵占罪的犯罪对象是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他人的遗忘物或埋藏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职务侵占罪构成四个要素是什么,具体有关规定
职务侵占罪的四项构成要件包括:
1、侵害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4、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职务侵权应注意什么?
职务侵权是指在代表国家行使权力过程中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只有以国家的名义,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为,才为执行职务的行为;只有在执行职务中发生的侵权行为,才为职务侵权行为。
当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如果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受害人有权依照法律取得国家赔偿。同时,法律规定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及时履行赔偿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