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税罪的构成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更新时间:2023-11-14 00: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逃税罪的构成需要满足的条件有主体要件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和过失;客体要件是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客观要件是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
逃税罪的构成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逃税罪的四个构成条件有以下几点:
1.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和过失。
2.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4.客观要件: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二、
偷税漏税与骗税抗税逃税的区别
偷税漏税与骗税抗税逃税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偷税:故意的少缴或不缴税款的违法行为。抗税: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骗税:以欺骗手段非法占有税款的违法犯罪行为,表面形式合法。漏税:无意发生的少缴税款行为。逃税:纳税人违反税法规定不缴或少缴税款的非法行为。
2.方法不同。偷税:以欺骗、隐瞒的方式逃避纳税。抗税:主要是抗拒纳税规定。骗税:用欺骗手段获取出口退税。漏税:并不是主观刻意为之。逃税:采用欺瞒等手段逃避交税。
3.违法程度不同。

三、
投诉偷税漏税要提供哪些证据
投诉偷税漏税要提供的证据有:被举报人的姓名、公司名、公司住址,税务违法事实证据包括账册凭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的纳税资料、合同协议、发票、收据等,原件复印件均可。举报可以采用书信、口头、电话或者举报人认为方便的其他形式提出。找法网提醒您,实名举报和匿名举报都可以,但实名举报才有奖励。举报人不愿提供自己的姓名、身份或者不愿公开举报行为的,应当予以尊重和保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逃税罪的法律构成要件
逃税罪构成要件包括主客观要件。处理时,根据逃税数额和情节选择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刑事处罚针对数额较大且情节严重者,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行政处罚则针对轻微逃税,可能包括罚款等。若及时补缴税款并接受行政处罚,可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如何判定涉嫌逃税罪的构成要件
逃税罪判定需满足四要件。具体处理时,1. 确认主体身份,是否为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2. 分析主观意图,是否为故意或过失;3. 界定客体,即税收征收管理秩序是否受损;4. 查明客观行为,是否采取欺骗、隐瞒手段逃避税款。根据情节轻重,依法处理。
脱逃罪的法律构成要件有哪些?
脱逃罪的处理:
1. 确认脱逃事实和证据;
2. 对脱逃者提起公诉;
3. 法院依据犯罪情节和被告态度判决,如情节严重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