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公司员工的违法行为
更新时间:2024-01-09 05: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处理公司员工的违法行为的方式是用人单位可以解除与其之间的劳动合同,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费用。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流程是制作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且送达给劳动者等。
一、
如何处理公司员工的违法行为
如员工实施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查处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与其之间的劳动合同,且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费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
单位如何解除劳动合同
1.制作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且送达给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应当载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2.工作交接:用人部门安排员工依照相关规定办理工作交接;
3.结算薪资:在员工办理完毕工作交接后,财务科应当结算并支付该员工的薪资;
4.劳动合同解除:工作交接完成并结清薪资后,劳动合同即时解除;
5.出具离职证明: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人力资源科出具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6.备案;对解除的劳动合同的文本原稿、原电子档案以及员工过失的证据进行备案,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三、
员工违法被开除有补偿吗
员工违反公司规定被开除没有补偿。但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员工达到“严重”程度,且规章制度要经过员工讨论并明示的才有效,否则用人单位还是要支付补偿的。找法网提醒您,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如何举报公司违法行为?
举报公司的违法行为有以下方法:
1. 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2. 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 依法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 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等。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履行以下职责:
1. 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2. 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3. 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
4. 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如何举报公司违法行为
举报公司的违法行为有以下方法:
1. 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2. 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 依法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 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等。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实施劳动保障监察,履行以下职责:
1. 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2. 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3. 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
4. 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怎么举报公司的违法行为
举报公司的违法行为有下列方法:直接前往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向劳动行政部门提交公司的违法材料;或者劳动者也可以依法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诉或者举报。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