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走私罪的刑责在我国刑法中如何规定

更新时间:2023-09-29 12: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放纵走私罪的刑责在我国刑法中的规定是刑法第411条,其量刑标准是处以五年不等有期徒刑。需要注意的是,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海关监管制度,实施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一、

放任走私罪的刑责在我国刑法中如何规定

  放任走私构成放纵走私罪,放纵走私罪的刑责在我国刑法中如下规定:

  1.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应当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本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法律规定,明知是走私行为而予以放纵,使之不受查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在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一条

  【放纵走私罪】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

放纵走私罪的构成要件

  找法网提醒您,构成放纵走私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海关监管制度。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它依照中国《海关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主要从事监管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等海关业务。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行为,首先必须是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的。所谓利用职务之便,是指利用职权或者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职权是指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利;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权,但是利用了本人的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

  3.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行为人必须具备海关工作人员的身份,其他人不具备本罪主体的资格。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徇私舞弊行为是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明知自己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而对这种后果的发生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

刑法规定

三、

放纵走私罪的追诉时效

  放纵走私罪追诉时效的期限是根据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轻重,分别规定长短不一的追诉时效期限: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如何判处走私废物罪,刑法中如何规定
刑法中对走私废物罪的量刑标准的规定是,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 逃避海关监管将境外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运输进境,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新刑法放纵走私罪如何判,刑法上如何规定
放纵走私罪的判刑标准: 1、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放纵重大的走私犯罪分子或者给国家造成特别巨大的经济损失等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一条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第四百一十一条 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对放纵走私罪如何处罚?刑法上如何规定
刑法中规定放纵走私罪既遂的量刑标准: 1、犯本罪既遂的,一般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犯罪情节达到特别严重程度的,则应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四百一十一条法律依据:《刑法》第四百一十一条 《刑法》第四百一十一条 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服刑期间,公安机关通常会注销其户口。刑满释放后,需持释放证明书到户籍地派出所办理户口恢复手续
你好,很高兴为你提供法律服务。你说的这种情况肯定事质量问题。
你好,很高兴为你提供法律服务。
不允许,那你跟政府协商。种西瓜这个帮不了你,政府协商。
张真睿律师
张真睿律师
17分钟前
你好需要解决哪方面的问题呢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20分钟前
根据《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应为所有员工缴纳社保,不受年龄限制。建议核实公司是否依法缴纳。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