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条件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
更新时间:2023-10-22 12: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有双方或多方达成一致的真实意思、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等。需要注意的是,合同成立不等于合同生效。两者所处的阶段以及概念等方面存在区别。
一、
哪些条件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
以下条件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
1.合同双方或者多方当事人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完成要约和承诺;
2.合同的形式可以是口头或者书面形式;
3.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4.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
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的区别
1.两者处于不同的阶段;
2.两者体现的国家干预程度不一样;
3.两者的成立要件不一样;
4.合同的成立与合同的生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三、
合同成立后发生纠纷的诉讼时效
找法网提醒您,合同纠纷的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另外需注意,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诉讼时效为四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五百九十四条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借款合同成立条件有哪些内容要求
借款合同的成立要件包括:1)双方协商一致,明确借款的金额、期限和利率等重要事项;2)当事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合同的形式和内容必须合法,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4)经过要约和承诺阶段,确保双方的意思表示真实无误;5)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如采用书面形式签订等。对于涉及大额借款或具有复杂条款的借款合同,建议寻求专业律师进行合同审查,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上三个答案重新表述了用户咨询的核心问题,即借款合同的成立条件,并且保持了与解答内容的语义一致。同时,三个答案的总字数也与解答内容的总字数保持一致。
贸易合同有效成立的条件都有哪些.
贸易合同的成立条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双方必须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必须真实,合同形式必须合法。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确认双方的资格,明确合同条款,并确保签名、盖章等手续齐全。同时,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确保贸易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私人合同成立和生效的条件有哪些?
私人合同要产生效力,需遵循以下操作:首先,确保合同双方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其次,合同条款必须真实反映双方的意愿;第三,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合同自成立之时即生效,除非另有特别约定。如涉及不动产或特殊交易,可能需要办理额外的手续。解决合同争议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遵守这些步骤有助于确保合同的有效执行,维护合同双方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