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的既遂标准该如何界定
更新时间:2023-09-29 03: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挪用公款罪的既遂标准的界定包括行为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等。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的客体为公共财产的所有权;犯罪主体为国家工作人员等。
一、
挪用公款罪的既遂标准该如何界定
根据法律规定,挪用公款罪的既遂标准有:
1.行为人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2.行为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盈利活动;
3.行为人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二、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
2.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3.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三、
挪用公款判刑还能减刑吗
找法网提醒您,挪用公款判刑还能减刑,因挪用公款罪被判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规定条件的,就可以进行减刑。减刑的实质条件是指受刑人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相对减刑的实质条件是指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
挪用公款要达到一定数额。也要求挪用公款要达到一定时间。这里的数额较大也是以一万元至三万元为起点,以15万元至20万元为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对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挪用公款罪未遂的认定标准
法律分析:挪用公款未遂的认定:1、考察行为人是否属于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2、行为人是否实施了挪用公款行为;3、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否为从事非法活动性、进行营利活动性和超过三个月未还性这三种类型。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如何确定挪用公款罪的既遂标准?
在刑法中,挪用公款罪既遂量刑标准的规定有:
1、构成挪用公款罪既遂的,一般处以五年以下有期或者拘役;
2、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
3、挪用公款数额达到巨大标准,拒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或者无期;
4、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挪用归个人使用的,应当从重处罚。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如何确定挪用公款罪的既遂标准?
在刑法中,挪用公款罪既遂量刑标准的规定有:
1、构成挪用公款罪既遂的,一般处以五年以下有期或者拘役;
2、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
3、挪用公款数额达到巨大标准,拒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或者无期;
4、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挪用归个人使用的,应当从重处罚。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