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假药罪的成立要素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6-20 12: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销售假药罪的成立要素有是单位或个人,心理为故意或明知自己贩卖的假药,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假药,且贩卖的假药已经严重侵犯了自然人的健康权。
一、
销售假药罪的成立要素有哪些
构成销售假药罪的要素有:
1.犯罪主体:犯罪主体为个人和单位;
2.主观方面:在主观方面必须是出于故意;
3.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的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
4.犯罪客体:侵犯客体是复杂客体。
二、
销售假药罪立案细则是什么标准
找法网提醒您,销售假药罪定案标准是:
1.含有超标准的有毒有害物质的;
2.不含所标明的有效成份,可能贻误诊治的;
3.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可能造成贻误诊治的;
4.缺乏所标明的急救必需的有效成份的;
5.其他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或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

三、
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区别
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区别:
1.定义不同。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销售劣药罪,是指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明知是劣药而进行销售,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
2.犯罪对象不同。生产、销售劣药罪的对象只能是劣药,而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对象只能是假药。假药和劣药的范围由《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
3.构成犯罪的标准不同。生产、销售劣药行为只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才构成犯罪,在犯罪形态上属结果犯。生产、销售假药行为只要足以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就构成犯罪,在犯罪形态上属危险犯。
4.社会危害性不同。劣药的实质是药品质量和使用效能达不到标准规定和预期治疗效果,而假药多数情况下是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假药”往往比“劣药”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大,影响更加恶劣。
5.处罚不同。生产、销售假乡罪的法定刑要重于生产、销售劣药罪,前者法定最高刑为死刑,后者为无期徒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销售伪劣农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销售伪劣农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br/>
1、主观方面是故意;<br/>
2、主体为一般主体;<br/>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农、林、牧、渔等生产管理法规,销售伪劣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致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行为;<br/>
4、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农用生产资料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和农业生产。<br/>
法律依据:<br/>
《刑法》第一百四十二条<br/>
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条所称劣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劣药的药品。
生产和销售劣药罪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构成生产、销售劣药罪的要件为:
1、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即主观方面一般是出于故意;
3、客体要件是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和公民的健康权利;
4、客观要件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二条
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劣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构成生产、销售劣药罪的要件都有哪些
生产并销售劣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有:主体要件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客体要件是国家对药品的管理制度和公民的健康权利;主观要件是故意;客观要件是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br/>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br/>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br/>
第一百四十二条<br/>
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br/>
本条所称劣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劣药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