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原则适用于知识产权侵害赔偿
更新时间:2023-06-30 15: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适用于知识产权侵害赔偿的原则包括全部赔偿原则、法定标准赔偿原则、法官斟酌裁量赔偿原则、精神损害赔偿限制原则。害知识产权的法律责任一般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一、
哪些原则适用于知识产权侵害赔偿
以下原则适用于知识产权侵害赔偿:
1.全部赔偿原则
全部赔偿原则也称为全面赔偿原则,是现代民法的最基本的赔偿原则,是各国侵权行为立法和司法实践的通例。
2.法定标准赔偿原则
鉴于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特殊性,其损害事实、后果的不易确定性,不少国家的知识产权立法规定了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定赔偿制度。即规定实施某种侵权行为,应当赔偿的数额多少。这在著作权立法中尤为突出。
3.法官斟酌裁量赔偿原则
无论关于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律条款规定得多么严密、具体(这实际不可能作到),无论是适用全部赔偿原则还是适用法定赔偿原则,都不能排除法官根据开庭审理查明的案件事实,对法律的具体适用,以及在法律规定的赔偿数额幅度之内根据个案情况的裁量。
4.精神损害赔偿限制原则
精神损害赔偿限制原则,是指对公民、法人等民事主体享有的知识产权中精神权益损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适用精神损害赔偿。
二、
侵害知识产权的法律责任是哪些
侵害知识产权的法律责任一般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形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停止侵害。行政责任主要有三种,即停止侵权、没收和罚款。找法网提醒您,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危害巨大、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触犯刑法,应承担刑事责任。

三、
侵害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
侵害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如下:
1.未经知识产权人许可,擅自使用、出售、出租、制造、变造其产权的载体实物的;
2.故意为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5.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侵害知识产权赔偿责任的赔偿原则
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原则:合法原则、合理原则、平等原则、全部赔偿原则、法定标准赔偿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对精神损害赔偿适当限制原则、补偿性赔偿原则、填平原则等。<br/>
法律依据:<br/>
2021年6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一条<br/>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br/>
2021年6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十四条<br/>
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侵权人应当按照权利人因此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难以计算的,可以参照该权利使用费给予赔偿。
对故意侵犯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给予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