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登记需注意哪些规定

更新时间:2023-09-26 07: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再婚登记需注意的规定是离婚证件是否合法有效,申请结婚的证件被涂改,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不予登记结婚。再婚夫妻婚内财产公证步骤为再婚双方到公证处提出申请,填写表格等。
一、

再婚登记需注意哪些规定

  再婚登记需注意的规定:

  1.离婚的中国公民在国内申请再婚,如果其前次婚姻关系是在国外按当地法律通过司法程序解除的,其离婚证件(指法院出具的离婚调解书和离婚判决书)须经我国人民法院裁定承认。被裁定承认的,视为有效;被驳回的,视为无法律效力。

  如其前次婚姻关系是在国外婚姻登记机关登记离婚的,离婚证件无需经我国人民法院裁定承认,但须经其居住国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权机构的认证和我国驻该国使、领馆的认证。

  2.持有我国人民法院第一审离婚判决书的当事人申请再婚,须提供法院出具的离婚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的证明。

  3.我国驻外使、领馆应按有关规定为经驻在国公证和该国外交部或其授权机构认证过的离婚证件办理认证手续,并为长期或已在国外取得合法居留权的中国公民出具或认证婚姻状况证明。情况特殊者应先报国内审批。

  4.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应将结婚当事人提交的我国人民法院做出的承认外国法院离婚判决裁定书或经公证、认证的离婚证件、国籍证明或离婚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的证明收入当事人的结婚登记档案。

  5.凡与我国签订民事司法协助条约的外国法院出具的离婚证件在我国使用,按条约的有关规定办理。

  6.申请结婚当事人提供假证件或证件被涂改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不予登记。

  7.离婚的外国人在我国申请再婚,须出示离婚证件。如其前次婚姻关系是在国外按当地法律通过司法程序解除的,须同时提供经我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其原配偶的国籍证明。

二、

再婚夫妻婚内财产怎么公证

  再婚夫妻婚内财产按照如下步骤公证:

  1.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双方共同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

  2.公证申请被公证员受理后,公证员就财产协议的内容,审查财产的权利证明;查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公证员的提问,公证员会履行必要的法律告知义务,当事人配合公证员做完公证谈话笔录,并在笔录上签字确认。

  3.双方当事人在公证员的面前在婚前财产协议书上签名。

  当事人可于规定期限日凭收费单据来领取公证书。

再婚登记

三、

再婚有子女抚养权吗

  再婚有子女抚养权。找法网提醒您,当事人再婚后依然对孩子具有法定的抚养义务,在再婚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孩子随再婚当事人共同生活的,其继父母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与亲生父母子女之间是一样的,因此具有法定抚养义务。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再婚需要注意一些什么
再婚需要如下法定办理条件:男女双方自愿登记、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材料齐全、双方已满法定结婚年龄、没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双方均无合法有效且尚在存续期间的婚姻关系等。法律依据:《婚姻登记条例》第四条<br/> 内地居民结婚,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 <br/> 第五条<br/> 办理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br/> (一)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br/> (二)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br/> 第七条<br/> 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结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对当事人符合结婚条件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对当事人不符合结婚条件不予登记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我是再婚登记,能登记吗
什么条件可以结婚,法律上有相关规定,满足以下条件的男女双方就可以去结婚,办理登记手续: 1、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2、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3、没有禁止结婚的情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4、符合条件的男女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满足以上条件,双方就可以一起去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去的时候带上以下材料:双方的户口簿、身份证;自己没有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再婚登记时登记程序
还需要看具体案件情综合判断
律师解答动态
您好,您可以讲一下案件大概情况,我帮您梳理一下,先给您一下大概方案
违法不犯罪涉嫌偷税漏税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6分钟前
联系客服提供错误证据,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申请退款。
可以描述案件具体情况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