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信息传播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更新时间:2023-06-29 15: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虚假信息传播需承担的法律责任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方面,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是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虚假信息传播犯罪的量刑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

虚假信息传播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虚假信息传播需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需要承担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责任。

  2.行政责任。如果故意利用网络造谣、传谣扰乱公共秩序,或者公然侮辱、诽谤他人,尚不构成犯罪的,要受到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3.刑事责任方面。在微信、微博发布假消息等等行为,将有可能触犯刑律,最高可获7年有期徒刑。

二、

虚假信息传播犯罪的量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虚假信息传播

三、

传播虚假信息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传播虚假信息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

  2.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3.主体要件。 传播虚假信息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 传播虚假信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商家故意用虚假信息诱导消费者,怎么办?
您好,建议您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解决,如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为您解答。
关于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刑罚裁量
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依法惩处。一般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如造成严重后果,则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具体判罚根据犯罪情节、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综合决定,确保罪刑相适应。
律师解答动态
一般来说,租车违约车商是否有权收回车辆,得看合同约定。要是合同明确在特定违约情形下,车商可收回车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把婚前财产转到母亲名下不一定算赠予。赠予通常要有明确赠予意思表示,若只是让母亲帮忙理财,没说把财产给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仅“即助学”这个名称没法直接判断是不是正规平台。你得考察它的运营资质、业务模式、收费标准等。要是它承
是的,什么案件,有的案件必须到发源地额,哪里发生的额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你怀疑得没错,这种以直推奖励、团队奖励发展下线拿高额回报的虚拟货币模式很可能是传销。在中国,虚拟货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2分钟前
首先,邻居做外置楼梯是否违建要看有无合法审批,无审批大概率是违建。若物业不管,可收集证据去反映情况。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3分钟前
一般来说,你这种情况能否一次性补交社保,要看具体情形。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规定年限,有的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