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罪的认定条件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9-16 10: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遗弃罪的认定条件有特殊主体故意不抚养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侵犯了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
遗弃罪的认定条件有哪些
遗弃罪的认定条件有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只有具备这种条件的人,才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
二、
遗弃罪的量刑是多久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三、
遗弃罪到底是公诉案件还是刑事自诉案件
遗弃罪原则上是公诉案件,只有在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的时候,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犯有遗弃罪的时候,法院才能作为自诉案件受理。找法网提醒您,公诉转自诉案件是指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已经作出不予追究的书面决定的案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九条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遗弃罪的构成条件
遗弃罪处理方式:1. 刑事处罚:对情节恶劣的遗弃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能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 家庭调解:通过调解机构协助,促使遗弃者和被遗弃者达成协议,恢复扶养关系,保障被遗弃者的生活权益。
哪些人会构成遗弃罪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遗弃罪的法律特征有:
1.受害对象应是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2.犯罪主体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的人。
3.其行为要导致严重后果。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需要什么条件构成遗弃罪,法律的规定是怎样的
遗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
1. 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
2.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 侵犯的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
4. 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