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受取得与原始取得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3-11-13 04: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继受取得与原始取得的区别主要在于取得方式不同以及包含内容不同,继受取得的方式主要是根据他人的权利及意思为依据进行取得物权的,而原始取的与之相反。
一、
继受取得与原始取得的区别
继受取得与原始取得的区别如下:
1.取得方式不同。原始取得是指不以他人的权利及意思为依据,而是依据法律直接取得物权;继受取得是指以他人的权利及意思为依据取得物权;
2.包含内容不同。原始取得包含的是劳动生产、收益、添附;继受取得包含的内容是移转的继受取得,创设的继受取得,特定继受取得,概括继受取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三十条
因继承取得物权的,自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二十一条
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二、
继受取得的方式有哪些
继受取得的方式有买卖、互易、赠与、遗赠、继承等等。继受取得,是指以原所有权人的权利和意志为依据,通过法律行为或法定事件而取得所有权。继受取得的方式主要包括买卖、赠与、互易、继承、接受遗赠等。

三、
继受取得的物权是什么
继受取得也称派生取得或传来取得,它指基于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物权。从取得人角度是取得权利,从相对人角度则是权利的丧失,故对照原始的绝对取得继受取得又称相对取得。找法网提醒您,在继受取得中,物权权利是从他人那里移转而来,主要是原所有权人对其所有物处分行为的结果。一般而言,基于法律行为的取得大都属于继受取得。依继受的方法不同,继受取得又分为移转取得和设定取得。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对于原始收获与继受收获的主要区别,我不太理解
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的区别:
1、物权的取得不同。原始取得是指不以他人的权利及意思为依据,而是依据法律直接取得物权;继受取得是指以他人的权利及意思为依据取得物权;
2、包含内容不同。
原始取得包含的是劳动生产、收益、添附;继受取得包含的内容是移转的继受取得,创设的继受取得,特定继受取得,概括继受取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条
因继承取得物权的,自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条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继承人,辈份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辈份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相互不发生继承。
因继承取得物权的,自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
继承和继受取得的区别是什么
在词义中,承继和继承是有所区别的两个词语。承继侧重于向前的承接,而继承则侧重于向后的延续。因此,在使用时,需仔细区分。但在法律意义上,两者具有相通之处,享有同等效力。
民法典中的继受取得和原始取得是哪些
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有下列区别:
1、取得方式不同。原始取得是指不以他人的权利及意思为依据,而是依据法律直接取得物权;继受取得是指以他人的权利及意思为依据取得物权;
2、包含内容不同。原始取得包含的是劳动生产、收益、添附;继受取得包含的内容是移转的继受取得,创设的继受取得,特定继受取得,概括继受取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条
因继承取得物权的,自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
第三百二十一条
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第三百二十二条
因加工、附合、混合而产生的物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规定;法律没有规定的,按照充分发挥物的效用以及保护无过错当事人的原则确定。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或者确定物的归属造成另一方当事人损害的,应当给予赔偿或者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