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职工流产有生育津贴吗

更新时间:2023-09-01 14: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女职工流产有生育津贴,前提条件是符合生育政策规定的流产,若属于医疗事故导致流产、未婚先孕流产的等,不可以领取生育津贴。领生育津贴需要的材料包括社保卡、身份证、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等。
一、

女职工流产有生育津贴吗

  女职工流产有生育津贴,前提条件:符合生育政策规定的流产,比如意外流产等,可享受产假、领取生育津贴、报销生育相关费用等。但若因为医疗事故导致流产、未婚先孕流产等,是不可以享受生育险待遇的,自然也不可以领取生育津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 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 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二、

领生育津贴需要什么材料

  找法网提醒您,领生育津贴需要以下材料:

  1.社保卡、身份证、计划生育服务手册;

  2.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的原件或者复印件;

  3.生育津贴审批表、生育保险证明医院发票等。

女职工流产

三、

生育津贴和工资可以享受吗

  生育津贴产假和工资不可以同时享受,女职工产假期间,只是享受生育津贴。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因此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不能同时享受。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没有流产发票,不能申请生育津贴吗?
生育津贴超过一定时限未领取,则无法再领取。生育津贴的领取流程如下: 1. 怀孕后,携带户口簿、结婚证、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去单位社保经办人处提交,由经办人办理生育保险就医登记,确定产检和生小孩的医院。 2. 同时办理好准生证。 3. 生育时携带就医登记表到医院,方便社保局、医院核对后进行结算。 4. 生完小孩后,办理好相关证明,然后携带就医登记表、出院小结(盖公章)、结婚证、户口簿、身份证等相关证件,由单位经办人员到社保局申请生育津贴的申领。
没有流产发票,不能申请生育津贴吗?
生育津贴超过一定时限未领取,则无法再领取。生育津贴的领取流程如下: 1. 怀孕后,携带户口簿、结婚证、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去单位社保经办人处提交,由经办人办理生育保险就医登记,确定产检和生小孩的医院。 2. 同时办理好准生证。 3. 生育时携带就医登记表到医院,方便社保局、医院核对后进行结算。 4. 生完小孩后,办理好相关证明,然后携带就医登记表、出院小结(盖公章)、结婚证、户口簿、身份证等相关证件,由单位经办人员到社保局申请生育津贴的申领。
没有流产发票,不能申请生育津贴吗?
生育津贴超过一定时限未领取,则无法再领取。生育津贴的领取流程如下: 1. 怀孕后,携带户口簿、结婚证、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去单位社保经办人处提交,由经办人办理生育保险就医登记,确定产检和生小孩的医院。 2. 同时办理好准生证。 3. 生育时携带就医登记表到医院,方便社保局、医院核对后进行结算。 4. 生完小孩后,办理好相关证明,然后携带就医登记表、出院小结(盖公章)、结婚证、户口簿、身份证等相关证件,由单位经办人员到社保局申请生育津贴的申领。
律师解答动态
先看看申请奖励有没有相关协议或规定,若有书面文件明确有这2000元奖励,可收集申请材料、沟通记录等能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首先,对方以恋爱为由诱导发红包,若有证据证明其存在欺诈故意,可尝试通过法律途径追款。抢对方手机行为虽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父亲给你留的赔偿款一般属于你的个人财产,母亲拿走不合理。你可以先和母亲心平气和沟通,说明这笔钱是属于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想去掉房产证上你妈的名字,要先还清贷款,因为有贷款时不能变更产权人。还清后,可通过赠与或买卖方式办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7分钟前
安逸花越还越多可能是因逾期产生高额罚息、利息计算方式为复利等。你可查看借款合同,确认利息、罚息等收费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0分钟前
过试用期仍按试用期工资发,可先和单位沟通,表明合同约定及应按正式工工资发放的要求。若沟通无果,可收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1分钟前
私自通过他人身份证、手机号查其父母联系方式是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不合法。若因合理合法需求,比如涉及民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8分钟前
一般情况下,如果员工不知情且无参与盗版策划等行为,通常不用担责。但要是明知是盗版还参与印刷,可能面临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