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维护遭侵犯的知识产权
更新时间:2023-06-07 14: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有效地维护遭侵犯的知识产权方式是向工商部门举报侵权人;向公众曝光侵权事件;咨询专业律师提起民事诉讼。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立案标准是二十万元以上的经营利润、十万元以上违法所得。
一、
如何有效地维护遭侵犯的知识产权
有效地维护遭侵犯的知识产权方式如下:
1.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并申请行政查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2.向报社、网络等新闻媒体曝光。
3.搜集、保存对方侵犯你所享有的知识产权的证据,有必要的话可以咨询律师,请律师对侵犯知识产权事实进行调查、取证、委托公证。
4.与侵权行为人协商解决知识产权纠纷事宜或通过法律诉讼解决,维护自己知识产权的合法权益。
二、
侵犯知识产权案件立案标准
找法网提醒,侵犯知识产权罪立案标准如下:
1.获得二十万元以上的非法经营数额或十万元以上的违法所得数额;
2.给专利权人造成五十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
3.假冒两项以上的他人专利,获得十万元以上的非法经营数额或五万元以上的违法所得数额;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
侵犯知识产权赔偿标准是什么
侵犯知识产权赔偿标准是以下几点:
1.以专利权人因侵权行为受到的实际经济损失作为损失赔偿额,即侵权人的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使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的销售量下降,其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利润所得之积。
2.以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全部利润作为损失的赔偿额,即侵权人从每件侵权产品获得的利润乘以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所得之积。
3.以不低于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合理数额作为损失赔偿额。对于上述三种计算方法,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情的不同情况选择适用。
4.当事人双方商定用其他计算方法计算损失赔偿额的,只要是公平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予准许。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怎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以下条件,可以在法院提起知识产权侵权等诉讼: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第一百二十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公民自己如何维护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智力劳动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知识产权保护一般包含以下内容:<br/>
1、立法保护,即指国家通过立法赋予民事主体对其知识财产和相关的精神利益享有知识产权,并予以法律拘束力的一种保护。
<br/>
2、行政保护。<br/>
3、司法保护。<br/>
4、知识产权集体管理组织保护。法律依据:《商标法》第一条<br/>
为了加强商标管理,保护商标专用权,促使生产、经营者保证商品和服务质量,维护商标信誉,以保障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制定本法。
<br/>
《专利法》第一条<br/>
为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我的知识产权被侵犯了,怎么避免知识产权被侵犯
侵犯知识产权犯法。知识产权属于法定的合理权益,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是属于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具体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的侵权情况来进行合法的认定,追究侵权人的责任。
法律依据:《商标法》第六十条<br/>
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br/>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