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损害鉴定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更新时间:2023-06-30 09: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人身损害伤残等级鉴定标准可以分为十级,其中一级伤残是最严重的,行为人的意识消失,或日常生活无法自理等。需要注意的是,人身损害申请伤残鉴定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
一、
人身损害伤残等级鉴定标准
人身损害伤残等级鉴定标准有十级。
1.一级伤残
(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2)意识消失;
(3)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4)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二级伤残
(1)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3)不能工作;
(4)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3.三级伤残
(1)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3)明显职业受限;
(4)社会交往困难。
4.四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3)职业种类受限;
(4)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
5.五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3)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4)社会交往贫乏。
6.六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降低;
(3)不能胜任原工作;
(4)社会交往狭窄。
7.七级伤残等。
二、
人身伤残鉴定需要交钱吗
找法网提醒您,司法鉴定所进行人身损害伤残程度法医鉴定,原国家发改委和司法部曾经制定收费标准,但该标准已经废止。改由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发改委和司法厅规定指导价,司法鉴定所在规定的价格基础上上下浮动不超过20%进行收费。
但是,因为原国家发改委、司法部规定的收费标准废止不久,各地规定的新标准大多数省市还没有出台,基本上还是参照原国家发改委和司法部知道的收费标准在执行,人身损害伤残程度鉴定收费标准,一般为700元左右,委托医疗机构进行辅助检查的费用另计。

三、
人身伤残鉴定的程序
1.申请,申请人持居民身份证、户口本和3张两寸近期免冠白底彩照,向户口所在地县级残联提出办证申请;
2.评定,县级残联进行确认;
3.审核、批准,指定机构进行残疾评定;
4.发放残疾人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伤残鉴定标准2006年
伤残鉴定标准如下:
1. 一级伤残: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 二级伤残: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3. 三级伤残: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4. 四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5. 五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6. 六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
7. 七级伤残: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8. 八级伤残: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9. 九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10. 十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伤残赔偿标准包括:
1. 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
2. 康复治疗费、辅助器具费、生活护理费。
3. 停工留薪期工资。
4.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5. 伤残津贴。
6.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江苏省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江苏省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明确受诉法院所在地;其次,查询该地上一年度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最后,根据年龄、伤情等因素计算赔偿金额。建议您在操作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确保计算准确并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福州伤残鉴定是怎么做的?流程是怎样呢?
一、伤残鉴定怎么做
1、伤残鉴定的流程如下:
(1)被评定人应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评定申请书;
(2)携带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损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X片及诊断报告;
(3)从治疗医院借阅有关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
(4)对被抚养人的劳动能力进行评定时,还应携带评定人的身份证及户籍证明和有关政府部门的说明;
(5)评定时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确定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对治疗尚未终结,因调解需要提供赔偿依据的,在申请书中说明;
(6)评定者需要亲自接受检查并缴纳规定的评定费用。
二、工伤鉴定申请需要什么资料
提出工伤鉴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