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拘役和缓刑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3-09-13 15: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判拘役和缓刑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适用对象不同、执行不同等方面。拘役对后代可能会有的影响主要包括后代在报考军校、报考警校、参加公务员考试、参军等岗位时无法通过政审。
一、
判拘役和缓刑的区别
判拘役和缓刑的区别如下:
1.适用对象不同,拘役一般只适用于犯罪性质较轻的犯罪。渎职罪是适用比例最高的,其次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刑法分则中犯罪性质最严重的,如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等,也可适用拘役,但比例最低。缓刑适用于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剥夺政治权利和死刑之间,3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累犯、犯罪集团主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2.执行不同,拘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享受两项待遇:探亲;参加劳动,可以酌情支付报酬。缓刑暂不执行刑罚,缓刑期间未违反规定或者犯新罪的,缓刑期满原刑罚不再执行,视为刑罚执行完毕。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三条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二、
拘役对后代有何影响
拘役对后代可能会有的影响:在报考军校、报考警校、参加公务员考试、参军、银行招聘或国有企业招聘时的政审。政审就是对其个人及直系亲属进行政治审查,这个工作一般应由基层党组织负责进行。
拘役是监外执行刑罚的一种,现在一般纳入社区矫正管理,就是到当地乡镇或者街道的司法所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二条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三、
判处拘役的情况
1.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的犯罪。适用比例最高的是渎职罪,其次分别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
2.对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中国刑法分则中除过失致人死亡罪没有规定可以适用拘役外,绝大多数过失犯罪都可以适用拘役,约占全部过失犯罪的95%左右。在同一类犯罪中,能够适用拘役的也是一些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
3.本应判处管制,但具有从重情节的犯罪。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拘役和缓刑有什么不同
缓刑和拘役有如下区别:
1、拘役一般是在看守所执行。缓刑表示暂不执行收监;
2、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缓刑是指对触犯刑法,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二条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第四十三条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第四十四条
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拘役和判刑缓期执行的区别
被判缓刑和拘役的区别有:缓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
缓刑不会被限制人身自由,无需被关押执行,而拘役需要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br/>
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br/>
(一)犯罪情节较轻;<br/>
(二)有悔罪表现;<br/>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br/>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br/>
第四十二条<br/>
拘役的期限,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缓刑与拘役的区别是什么
缓刑和拘役的区别有:<br/>
1、拘役一般是在看守所执行。缓刑表示暂不执行收监;<br/>
2、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
缓刑是指对触犯刑法,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二条<br/>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br/>
第四十三条<br/>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br/>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br/>
第四十四条<br/>
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br/>
第七十二条<br/>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br/>
(一)犯罪情节较轻;<br/>
(二)有悔罪表现;<br/>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br/>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