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后法院多久给钱
更新时间:2023-06-06 13: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法院判决后多久拿到钱没有具体规定,具体需要看案件情况来确定,如果二审判决生效后,对方拒不履行,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能拿到执行款项的时间需要根据对方实际经济情况来判断。
一、
判决后法院多久给钱
1.法院判决后多久能拿到钱要看案件具体情况,是不确定的。
对于民事案件,一审法院判决后,如果对方当事人不服,上诉后还需要进行二审;在判决生效后,如果对方不按判决履行的,则需要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由法院来强制执行;而在法院执行后,多久能执行到位,还受到对方当事人的实际经济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2.如果对方拖延不肯履行生效判决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由法院通过执行来促使对方履行判决,支付欠款。
二、
强制执行的步骤是什么
强制执行的流程分为五个步骤,第一步申请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第二步为法院收到申请后,进行核查,确定是否立案,第三步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第四步为执行员发出执行通知,并强制执行,第五步为执行员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强制执行的前提是判决生效后,当事人未在规定期限内执行,方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三、
强制执行费用由谁承担
由被执行人负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费用一般由被执行人负担。找法网提醒您,执行中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申请费的负担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决定。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对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执行或者委托有关单位或者其他人完成,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法院判决后判决书如何下达
法院判决书是人民法院依法对争议作出的裁判文书。判决书通常涵盖以下几个核心部分:
1. **案由、诉讼请求与争议事实**:明确案件的基本情况以及双方当事人的主要诉求和争议焦点。
2. **法院认定的事实与理由**:阐述法院基于证据和法律规定对案件事实的认定,以及作出裁决的逻辑依据。
3. **判决结果**:明确法院对案件的最终裁决,包括权利义务的分配、赔偿金额、是否维持或撤销原决定等。
4. **诉讼费用负担**:说明诉讼费用(如案件受理费、律师费等)由哪一方承担。
5. **上诉信息**:告知当事人如对上诉判决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指定法院提起上诉。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及书记员签名,并加盖人民法院公章,确保其正式性和法律效力。特别地,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以及那些依法不得上诉或已超过上诉期限的判决,将自动生效,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最终裁决。
法院判决后如何支付判决款
判决书下来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将钱交给对方:
1. 与承办法官联系,在法院将钱转交给对方,以确保对方不会赖账。
2. 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转给对方,转账时可以在备注中注明这是哪个法院案子的判决款。
3. 直接与对方协商,双方确定交付方式后,按照约定的时间进行交付,并让对方出具收条作为凭证。
判决书下来了多久对方能还钱
判决后对方无力偿还的,债权人可以与对方协商分期或者延期偿还;或者也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法院会中止执行;待到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时,可以再恢复执行。<br/>
法律依据:<br/>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八条<br/>
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
<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br/>
人民法院采取本法第二百四十二条、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的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的,应当继续履行义务。
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br/>
第二百五十六条<br/>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br/>
(一)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的;<br/>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的;<br/>
(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