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兼并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3-06-28 19: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企业兼并的意思是两个以上的企业按照合同关系进行股权合并,导致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兼并的方法有四种,分别是购买式兼并、承担债务式兼并、吸收股份式兼并和控股式兼并。
一、
企业兼并是什么意思
企业兼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根据契约关系进行股权合并,以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企业兼并的形式主要分为购买式兼并、承担债务式兼并、吸收股份式兼并、控股式兼并这四种方式。找法网提醒您,企业兼并性质如下:
1.降低国企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促进国企的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化大集团战略。
二、
企业兼并的征税原则
1.经济促进原则。
公司的合并、兼并是企业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竞争能力的正当经营管理决策行为。在企业合并、兼并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公司与公司、公司与股东之间的财产转移、股息分配和赠与,涉及有关的税务问题。对此,国家的税收政策不应阻碍企业这种合理的经营管理决策行为,而应促进其发展。从我国来看,企业兼并活动始于80年代初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党的十五大提出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战略后,企业兼并、重组活动更趋活跃。我们应该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鼓励、促进正当的企业兼并活动,推进国有企业改制工作。
2.防范原则。

三、
企业兼并的条件及政策法规
企业兼并的条件,主要是指兼并双方企业应具有的足以完成正常兼并行为的条件,以及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企业兼并这个目标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双方可以是国有企业、公有性质的股份公司、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以及私营企业,也可以是个人。
在企业进入兼并状态前,必须具备一些必要的前提条件。
1.必须存在一个兼并市场;
2.必须存在兼并主体;
3.兼并双方必须自愿;
4.兼并企业必须具有相关的条件;
5.必须具备合法性。
另外,兼并前的企业行为必须合法。企业的行为如果违反国家法律,则应受到法律追究。如果让其进入兼并市场,无疑会损害国家与社会利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企业公司合并是什么意思,法律如何规定
关于公司合并的法律规定:
1. 合并方应当签订合并协议,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2. 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告;
3. 债权人可以要求公司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具体步骤包括:
1. 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
2. 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
3. 在作出合并决议后十日内通知债权人;
4. 在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5. 债权人可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
法律中规定公司合并是什么意思?
公司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通过订立合并协议,共同组成一个公司的法律行为。公司的合并可分为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吸收合并是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公司并入另一个公司,并入的公司解散,其法人资格消失,而接受合并的公司继续存在,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新设合并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以消灭各自的法人资格为前提而合并组成一个公司,其合并结果使原有的法人资格均告消灭,新组建公司办理设立登记手续取得法人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