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报警情有什么后果
更新时间:2024-01-13 09: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谎报警情后果有处以行政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若情节较轻的,应当加重处罚。谎报案情会构成犯罪,若谎报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则可能涉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一、
谎报警情有什么后果
谎报警情后果有: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
谎报案情会构成犯罪吗
找法网提醒您,谎报案情会构成犯罪,据《刑法》规定,编造虚假的疫情、灾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则会按照危害性的大小给予相应的刑罚。涉及网络谣言的刑事犯罪,可能触犯的罪名有很多,实务多发的罪名主要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

三、
报警可以不予立案的情形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等。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私自报警有什么后果吗?
私了后再报警的,公安机关也会受理的。私了只是解决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是无法通过私了解决的,双方当事人就民事责任达成约定后,受害人想去公安机关进行报案的,公安机关收到报案申请后,应当立即受理,并且迅速进行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立即立案处理,未构成犯罪的,也可以追究其行政责任,进行相应的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扰X被报警了有什么后果
敲门扰民的,一般不构成犯罪,但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派出所调查以后会根据情况给一个处理决定,如警告、罚款,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如果情节严重的,或者拒不改正敲门扰民的行为的,可以实施行政拘留。
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报假警会有什么后果
报假警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谎报警情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后果以及当事人认罪态度进行警告、批评教育。
<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br/>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br/>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br/>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br/>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