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税务登记怎么办理
更新时间:2023-10-26 07: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个体户税务登记办理是携带法律规定的材料到税务登记的主管税务机关,填写登记表,加盖公章,工作人员审核材料,确定税款的征收方式,与纳税人沟通,批准税务登记、发放证书等。
一、
个体户税务登记怎么办理
个体户税务登记办理如下:
1.上报相关资料到分管税务所;
2.填写税务登记表(采集卡),填好后加盖公章;
3.税务专员核实企业上报资料,核定税款征收方式;
4.与纳税人沟通,征求意见;(有意见可以反映,没意见走下面程序)
5.批准税务登记,如果已经开业一个月以上(以营业执照日期为准),先补交税款,然后下发税务登记证。
6.到税务指定银行开个存折,并将存折复印件交税务,作为今后扣税的账户。
找法网提醒您: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遗失税务登记证件的,应当自遗失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内,书面报告主管税务机关。
二、
税务登记需要什么材料
税务登记需要的资料有:企业的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等资料。企业需要在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依法申报税务登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五条
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应当于收到申报的当日办理登记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办理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 本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和扣缴义务人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的范围和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三、
税务登记证的证件内容
税务登记证的证件内容主要包括:纳税人名称、税务登记代码、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生产经营地址、登记类型、核算方式、生产经营范围(主营、兼营)、发证日期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您好,个体户没有税务登记怎么办?
个体工商户、纳税人在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时,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向税务机关如实提供以下证件和资料:
(1)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
(2)有关合同、章程、协议书;
(3)银行账户证明;
(4)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
(5)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或业主的居民身份证、护照或其他合法证件;
(6)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
你好个体户税务登记后还需要做什么?
个体户必须办理税务登记证。个体从事生产及经营在领取了营业执照或者临时营业执照后,应该尽快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办税务登记证需要的材料如下:
(1)《税务登记表(适用个体经营)》(实行国税局、地税局联合办理税务登记证的,应提供2份)
(2)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3)业主居民身份证、护照或其他证明身份的合法证件原件及复印件。
(4)个体加油站及已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的个体工商户应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个体户去办税务登记,每一年要交税吗?
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依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法定制度,也是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手续。税务登记是整个税收征收管理的起点。如果纳税人的税务登记内容发生了变化,纳税人首先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且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那天起的30天内,持相关证件到以前税务登记的机关处申报并办理变更税务登记;如果按照规定可以不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的,则也要在有关部门批准或者宣布变更之日起的30天内,持相关证件到以前税务登记机关处进行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 纳税人发生以下情况时,则需要进行变更税务登记:
1、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名称变化
2、变更法定代表人
3、经济类型的改变
4、经营地点的改变
5、生产经营范围或者方式的改变
6、生产经营期限的变更
7、开设分支机构或者关闭下属单位
8、主要经营电话号码发生变化
9、其他税务登记的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