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罪的立案标准及司法解释
更新时间:2023-09-08 12: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放火罪的立案标准是出现故意放火的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的,可以立案;司法解释是犯此罪后应当适用的刑法条文。放火罪的构成要件主要有,一般主体出于故意,实施纵火行为,侵犯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和公私财产的安全。
一、
放火罪的立案标准及司法解释
放火罪立案标准是,只要故意放火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都应该立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二条邪教组织人员以自焚、自爆或者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的规定,以放火罪、爆炸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定罪处罚。
二、
放火罪犯罪构成主要有什么
放火罪的构成要件主要有: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本罪侵犯的对象,主要是公私建筑物或者是其他公私财物。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放火,就是故意引起公私财物燃烧的行为。
放火的行为方式,可以是作为,即用各种引火物,直接把公私财物点燃;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故意不履行自己防止火灾发生的义务,放任火灾的发生。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由于放火罪社会危害性很大,《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放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三、
放火罪可以监外执行吗
放火罪满足条件是可以监外执行的。找法网提醒您,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放火罪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且有严重疾病要保外就医,或者怀孕等情形的,可以监外执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立案放火罪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认定放火罪
放火罪立案标准为:
1、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重伤3人以上的;
2、造成他人财产或公共财产,直接经济损失达五十万元以上的;
3、造成10户以上家庭的房屋,以及其他基本生活资料烧毁的;
4、导致森林火灾,或过火灌木林地、未成林地、疏林地、苗圃地面积十公顷以上的为特别重大案件,过火有林地面积二公顷以上为重大案件。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只要故意放火的,都应该立案。若过失引起火灾的,则需要造成一定后果才予以立案追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放火罪立案标准有哪些,放火罪怎么认定
放火罪的认定标准是: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客观上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体要件是满十四周岁居于相应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是故意的心态。<br/>
法律依据:<br/>
《刑法》第十四条<br/>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br/>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br/>
第一百一十四条<br/>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放火罪立案标准
关于放火罪的立案标准的法律规定是:行为人故意放火,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追究。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