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警告处分期限为几个月
更新时间:2023-06-28 08: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行政警告处分期限为6个月,6个月后才能解除处分。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被处以行政警告的,不会留下案底,因为案底是针对犯罪判刑的,而行政警告只是一种行政处罚。
一、
行政警告处分期限为几个月
行政警告处分期限为6个月。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七条规定,行政警告的处分期限为6个月,6个月后会解除处分,如果单位没有发通知,可以选择自己申请。
在警告处分期间有突出贡献的,可以提出申请,然后解除行政警告处分。国家人事部、监察部《关于解除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国家公务员受到行政处分期间有特殊贡献的,可以提前解除行政处分。其中的“特殊贡献”指的是国家公务员受行政处分期间,表现突出,有重大贡献,获得一等功以上奖励的。
二、
被行政警告会留下案底吗
找法网提醒您,被行政警告不会留下案底。案底是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为"前科"。个人的刑事犯罪记录,存于当地或上至国家级的档案中,是自然人的历史另类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三、
会被行政警告处分的情形
会被行政警告处分的情形有: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负有领导责任的公务员违反议事规则,个人或者少数人决定重大事项,或者改变集体作出的重大决定的;
(二)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的;
(三)拒不执行机关的交流决定的;
(四)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的判决、裁定或者监察机关、审计机关、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决定的;
(五)违反规定应当回避而不回避,影响公正执行公务,造成不良后果的;
(六)离任、辞职或者被辞退时,拒不办理公务交接手续或者拒不接受审计的;
(七)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造成不良影响的(八)其他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行政警告处分期限是多长时间?
法律分析:行政警告处分有期限,期限是六个月,最长不超过两年。在警告处分期间有突出贡献的,可以提出申请,然后解除行政警告处分。
法律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第七条 行政警告的处分期限为6个月,6个月后会解除处分,如果单位没有发通知,可以选择自己申请。
行政警告处分的期限应是多久
行政处罚中警告处分的期限一般为六个月。根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规定,降级撤职处分的期间为两年,记过处分期间为一年,记大过处分期间为十八个月,警告处分最轻,期间为半年。
同时若受处分人有立功表现的,可以提出申请提前解除处分。<br/>
法律依据:<br/>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七条<br/>
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处分的期间为:<br/>
(一)警告,6个月;<br/>
(二)记过,12个月;<br/>
(三)记大过,18个月;<br/>
(四)降级、撤职,24个月。
行政记过处分的期限是多久
公务员的行政记过处分期限是十二个月。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而其中警告的处分期间是六个月;记过的处分期间是十二个月;记大过是十八个月;降级、撤职是二十四个月。
法律依据:《公务员法》第六十二条
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第六十四条
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受撤职处分的,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依据以上规定记大过时间为18个月。
公务员受记过(记大过)处分的,不降低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和津贴补贴。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记过处分的,不降低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津贴补贴,绩效工资按本单位有关规定发放。
处分期满解除处分的当年,符合正常增加薪级工资条件的,从次年1月1日起增加薪级工资。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记过处分的,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合格及以上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