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法规是由哪个部门制定的

更新时间:2023-05-27 08: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地方性法规由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暂扣或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等。
一、

地方性法规是由哪个部门制定的

  地方性法规是由以下部门制定:

  1.地方性法规由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制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条,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报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二、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种类

  找法网提醒您,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种类包括:警告;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除企业营业执照外的其他执照;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的行政处罚,不能够设定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公民的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之一,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人身权未经法律规定的程序,不受侵犯。只有违反了法律规定,同时依照法律明确规定的程序,公民的人身权利才受到限制。地方性法规不能对公民的人身权利作出限制性或者惩罚性规定。

地方性法规

三、

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哪些处罚

  地方性法规不能设定的处罚有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宪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77788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地方性法规中的教育法规有哪些
有《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教师法》等等
地方性法规由谁制定呢
地方性法规在宪法中的地位和效力是低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各省市的人大和它们的常务委员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并报全国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是国家行政法规,还是地方性法规
应当是地方性法规或规章。
地方性法规有哪些
地方性法规,是指地方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其效力不能及于全国,而只能在地方区域内发生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当代中国,地方性法规是一种数量最大的法律渊源,包
法律与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如果没有违反法律的规定,要按地方法规办
举报央企怎么举报的
举报央企怎么举报的
宪法法律法规
咨询合法防卫问题
可以提供法律帮助,说下详情
说是外力造成的。大家都觉得是管道的质量问题。我现在该怎么办?
你好,建议和对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如何划分驾驶三轮车从北向南直行与从西向东相撞的责任?不影响责任划分
在一般的道路上都设有相关的主干和支路干线,一般要遵守支线上的车辆要让行干线上的车辆,转弯的要让直行的。如果不遵守该道路规则,当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那么就属于支线
你好私人老板没签合同因拒绝加班被开除不给结算工资可不可以仲裁
针对此情况,你可以选择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直接提起劳动仲裁。投诉较为简便,但效果可能有限;劳动仲裁程序相对复杂,但裁决具有法律效力,能更好保障你的权益。
我在外卖平台上买了一袋35g槟榔但是到我手上只有30g算不算虚假宣传
针对虚假宣传,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向平台客服投诉、联系消费者协会或提起法律诉讼。选择时,可考虑处理效率、成本及证据充分性。若证据确凿,向平台投诉通常快速有效;若涉及
一类企业简易注销了还能招聘员工吗?
可以招聘。需依法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权益,按时支付工资,缴纳社保等。若注销后不再经营,应妥善处理员工劳动关系,避免纠纷。
未成年人像成年男友索要钱财,分手后男方要求退回
确定未成年人的行为是否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需考虑其年龄、智力发育水平、生活经验及具体行为性质。一般来说,简单的日常交易或小额赠予可能与其相适应,而大额交易或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