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划分标准
更新时间:2023-07-14 00: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划分标准是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的车辆;非机动车是指以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的交通工具。机动车交强险的赔偿范围包括丧葬费、死亡补偿费、医药费、诊疗费等。
一、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划分标准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划分标准如下:
1.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2.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条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尚未登记的机动车,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应当取得临时通行牌证。
二、
机动车交强险的赔偿范围是什么
机动车交强险的赔偿范围包括:
1.死亡伤残赔偿项目:
丧葬费、死亡补偿费、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用、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护理费、康复费、交通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住宿费、误工费,被保险人依照法院判决或者调解承担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2.医疗费用赔偿项目:
医药费、诊疗费、住院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合理的后续治疗费、整容费、营养费。
3.财产损失赔偿项目。

三、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主次责任怎么理赔
1.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
3.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的赔偿责任;
4.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的赔偿责任;
5.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无责,其承担的比例不超过10%。
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在我国,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界定标准是什么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责任认定核心在于双方行为对事故的贡献程度。若事故因机动车的违法行为引起,如闯红灯、超速等,机动车承担主要责任;若因非机动车违反交通规则,如逆行、违反交通信号等,则非机动车需承担相应责任;若双方均有过错,则根据过错程度按比例分担责任;在无明确过错方且符合交通意外情况时,双方可能均不承担责任。当事人应积极配合调查并提供证据以明确责任归属,确保事故得到妥善处理。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碰撞事故责任如何进行认定?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碰撞事故的责任认定涉及多种复杂情况。在处理时,首先要确保安全,避免发生次生事故。若责任明确且无争议,可以拍照后移动车辆至安全地带进行协商处理;若有争议或有人员伤亡,应立即报警并保护现场。在整个过程中,请理智冷静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事故责任的划分
事故责任由交警根据双方行为和过错划分。具体操作:1.责任明确且轻微,可协商快速处理。2.责任不清或有人伤,立即报警并保护现场,等待交警处理。3.及时联系保险公司,按流程理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