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养与抚养有何区别

更新时间:2023-06-12 15: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扶养与抚养的区别主要有概念不同以及帮助对象不同,不给扶养费起诉需要的材料主要包括了孩子的户口本或者是出生证明、离婚协议书、离婚证、民事起诉状等。
一、

扶养与抚养有何区别

  扶养与抚养有以下区别:

  1.概念不同。扶养即帮助、扶助,是夫妻双方兄弟姐妹等同辈之间在物质和生活上的互相帮助而结成的相互权利义务关系;

  2.帮助对象不同。扶养的对象主要是指夫妻双方兄弟姐妹等同辈。而抚养的对象,一般是晚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二、

不给扶养费起诉需要什么资料

  不给扶养费起诉需要的资料如下:

  1.孩子的户口本或者出生证明以及复印件;

  2.离婚协议书以及复印件;

  3.离婚证及其复印件;

  4.民事起诉状一式两份;

  5.预交案件受理费。

  此外还需到具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扶养与抚养

三、

夫妻扶养纠纷起诉多久后结案

  夫妻扶养纠纷起诉三到六个月左右结案。找法网提醒您,即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在立案之日起要六个月能够结案;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果是适用简易程序的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二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六十四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扶养和抚养的意思是什么区别
扶养涉及同辈互助,抚养是长辈教养晚辈。具体操作:扶养需关注双方经济和生活状况,协商确定扶养方式和程度;抚养则重在提供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确保晚辈健康成长。
抚养赡养和扶养的区别
抚养、赡养和扶养都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义务。抚养主要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和保护责任;赡养是成年子女对父母的经济和生活帮助责任;扶养则涉及家庭成员间的相互扶持。 不履行这些义务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如被要求支付费用等。在实际操作中,双方可以先尝试协商解决,协商无果的,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或申请调解。在理解和处理这些义务时,应严格依据法律条款和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抚养与扶养有什么区别
简而言之,抚养和扶养的核心区别在于其涉及的对象不同。抚养通常指的是长辈对晚辈的照顾和教育,基于血缘关系存在;而扶养则指的是同辈之间的经济支持和生活中的互相帮助。两者在概念上有明显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