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服务费包含下列内容:
1.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和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等;
2.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
3.物业管理区域清洁卫生费用;
4.物业管理区域绿化养护费用;
5.物业管理区域秩序维护费用;
6.办公费用;
7.物业管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
8.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众责任保险费用;
9.经业主同意的其它费用。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大修、中修和更新、改造费用,应当通过专项维修资金予以列支,不得计入物业服务支出或者物业服务成本。
找法网提醒,服务服务企业分三个等级标准,等级不同,提供的服务不同,所缴纳的费用也不同:
1.一级物业管理服务等级
物业管理企业原则上应持有二级以上物业管理资质证书,或具有三年以上管理住宅小区经历的三级物业管理企业,80%以上物业管理人员应持有物业管理上岗证,80%以上物业管理人员应具有大专学历。
2.二级物业管理服务等级
物业管理企业应具有三级以上物业管理资质证书,物业管理项目经理应具备二年以上物业管理经验,70%以上管理人员应持有物业管理上岗证,70%以上物业管理人员要具有大专学历。
3.三级物业管理服务等级
物业管理企业应具有物业管理资质证书,物业管理企业应制定日常管理制度,按规范签订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物业管理项目经理应具备一年以上物业管理经验,50%以上管理人员应持有物业管理上岗证书。
物业管理费的收费原则:
1.不违反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
2.与用户的收入水平相适应。要根据用户的收入水平高低来确定,收费标准过高,用户承受不了,也不容易取得用户的支持,反之,收费标准过低,则物业管理公司赔本服务,这又违背市场规则。
3.优质优价,兼顾各方利益。所提供的服务档次越高,则收费标准越高,特约服务一般比公共服务的收费标准要高,对商业部门的收费比对机关、事业单位的收费一般要高。
4.微利原则。物业管理服务部分的收入扣除支出略有剩余,否则服务项目越多,工作量越大,赔本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