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缓刑判决书后有哪些流程
更新时间:2023-09-02 10: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拿到缓刑判决书后的流程有,当事人如果对法院判决有异议的,可以在期限内提起上诉,上诉期限届满,当事人不上诉的,法院就会向司法行政机关发出执行通知书,当事人应带上法院判决书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监管手续,并将回执单交给法院。
一、
拿到缓刑判决书后有哪些流程
拿到缓刑判决书后有流程如下:
1.法院会通知判决书拿到后,有十天的上诉期,如果不上诉,法院会出一份执行通知书让到司法行政机关接受考察,也就是社区矫正;
2.拿到判决书,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相关监管手续。并将回执单送交法院在缓刑期间,积极配合派出所工作,直至缓刑期结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六条【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条【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二、
判缓刑会提前通知家人吗
判缓刑不会提前通知家人,判决前当事人是无法得知判决结果的。缓刑,是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三、
判缓刑期满后留案底吗?
判缓刑期满后留案底,因为缓刑也是处罚刑事犯罪行为的一种,会记录在相应的档案上,也就是留有案底,终生伴随不能被消掉。找法网提醒您,对于执行缓刑的犯罪人员并不是完全自由的,若考验期仍不思悔改,不服从监管,随意离开监管区域等,那么也将会执行原判。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醉驾拿到缓刑判决书后自己去司法局吗
1. 涉嫌醉驾的犯罪嫌疑人或其家属是没有办法自己争取缓刑的,缓刑是法院审理过案件以后,由法庭的工作人员作出的判决。
2. 法院有可能判处缓刑的适用对象必须是醉驾的犯罪嫌疑人,具体条件包括:有可能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轻微,悔罪表现较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被判缓后还要什么程序
法院判缓刑后的程序:当事人在接到法院出具的执行通知之后,应该携执行通知到司法局报到,被判处缓刑的当事人在报到后,司法局会出具报道单,该当事人再持报到单到具体经办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定期按要求报到根据《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法律依据:《刑法》第七十五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判缓刑前应该走哪些程序
缓刑的程序:由人民法院执行判决之后,再将判决书交由相关的公安机关进行处理以及相关的考察,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br/>
法律依据:<br/>
《刑法》第七十六条<br/>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br/>
第七十七条<br/>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br/>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