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立案后还能调解吗
更新时间:2023-09-17 21: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起诉立案后还能调解,法院调解的流程是当事人申请,法院进行调解,并制作调解书。法院起诉流程立案成功的时间一般是七天内,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会在七天内进行立案。
一、
起诉立案后还能调解吗
起诉立案后还能调解,根据规定法院立案后可以调解标准如下:法院调解必须要在立案以后。
调解程序的启动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具体流程如下:
1.申请。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立案法官向原告明示,可以申请进行立案调解。当事人申请进行立案调解的案件,由原告填写《立案调解申请书》;
2.调解。进入立案调解程序的案件,及时告知被告并征求其意见,依法告知调解人员姓名、立案调解期限及申请回避等有关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3.制作调解书。对于达成和解协议或者调解协议的案件,依法制作调解书并内送达,告知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等相关权利义务。在规定期间内无法达成一致的,告知原被告不再进行立案调解,及时将案件移送审判庭审理。
二、
法院起诉流程多久立案成功
法院起诉流程立案成功的时间一般为七日内。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找法网醒您,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三、
法院诉讼时效为几年
法院诉讼时效为三年,在其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保护其合法权益。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以及义务人起开始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起诉后还能和解吗
起诉后,就自诉案件和属于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可以进行和解,其余情况的公诉案件不可以和解。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立案后可以调解吗
开庭之后,做出审判之前,只要双方当事人自愿,随时都可以调解。我国法律对于审判案件,更倾向于调解,因为调解不但可以节省司法资源,还能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是最好的处理结果。
<br />
法律依据:<br />
《民事诉讼法》第九条 法院调解原则<br />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br />
《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 调解的原则<br />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br />
《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 调解协议<br />
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