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的追责时效规定是怎样的法律
更新时间:2023-08-28 15: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刑事责任的追责时效规定是根据法定最高刑确定追诉时效,最高刑不满五年,追诉时效为五年。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的区别是产生的原因、适用的法律规范、承担责任的形式不同。
一、
刑事责任的追责时效规定是怎样的法律
刑事责任的追责时效规定是:如果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五年不再追诉;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不再追诉;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不再追诉。
《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二、
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的区别
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区别为:
1.产生的原因不同;
2.适用的法律规范不同;
3.承担责任的形式不同:民事责任的承担形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刑事责任的承担形式为科以刑事处罚;
4.追究责任的形式不同。

三、
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找法网提醒您,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是指犯罪行为侵犯的、中国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2.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犯罪活动的客观事实特征;
3.主体要件,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者单位;
4.主观方面,包括犯罪的故意。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刑法追诉时效期限,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刑事案件追诉时效的期限是根据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轻重,分别规定长短不一的追诉时效期限。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法律依据:《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刑事追诉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刑事追诉时效截止日判定的方式:<br/>
1、依据法定最高刑的不同而判定;<br/>
2、公检法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公检法、国安机关在立案侦查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犯罪分子追诉时效没有截止日;<br/>
3、刑事追诉时效截止日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继续犯或连续犯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追诉期限内又犯新罪的,从犯新罪之日起计算。<br/>
法律依据:<br/>
《刑法》第八十七条<br/>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br/>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br/>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br/>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br/>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br/>
第八十八条<br/>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br/>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