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了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更新时间:2023-08-08 09: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违反了劳动合同的赔偿是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的基础上加付百分之二十五的赔偿费用,造成劳动者受伤的,因按国家规定标准赔偿工伤、医疗费用,还应当加付劳动者百分之二十五的医疗费用等。
一、
违反了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违反了劳动合同的赔偿如下:
1.造成劳动者工资收入损失的,按劳动者本人应得工作收入支付给劳动者,并加付应得工资收入25%的赔偿费用。此处的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是指因用人单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造成劳动者不能提供正常劳动而损失的工资收入。
2.造成劳动者劳动保护待遇损失的,应按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3.造成劳动者工伤、医疗待遇损失的,除按国家规定为劳动者提供工伤、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4.造成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损害的,除按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25%的赔偿费用。
5.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二、
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
找法网提醒您,劳动合同终止有如下情形:
1.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2.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3.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4.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
劳动合同可以签多久
劳动合同签多久一般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确定,长则十几二十年,端着两三个月。劳动合同按期限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分别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和约定以某项工作的完成为合同期限的劳动合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解除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劳动合同解除赔偿规定:劳动合同解除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其他情形下不需要赔偿。<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br/>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br/>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br/>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br/>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br/>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br/>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br/>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br/>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么要求赔偿
没有签劳动合同解雇员工可以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赔偿:
1.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3. 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4. 如果单位没有正当合法理由单方辞退,需要支付双倍的赔偿金。
同时,没有签劳动合同的员工也不能随时离职。劳动者想要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履行提前告知义务:
1. 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
2. 转正后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3. 不提前告知直接离职的,应赔偿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工厂倒闭员工赔偿问题这样解决:
1. 双方协商解决;
2. 协商不成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 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如果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